搜索
当年直谏几人存,此日偏承明主恩。开府北来熊作轼,大藩西去雁为门。
青萍晓拂霜全落,赤羽朝飞檄正繁。千里塞垣归保障,一身多病更休论。
猜你喜欢
二冬冬,三当当,
夜泊平望更点长。新月无光湖有光,
昨宵一雪今宵霜,犬吠两岸皈人忙。
夜深人静无一事,画烛泣残人欲睡。
忽有渔舡外水来,一棹波声风雨至。
半生随在红尘中,浮家东吴东复东。
楼舡夜宿琉璃国,谁言别有水精宫。
汴水日驰三百里,扁(piān)舟东下更开帆。
旦辞杞(qǐ)国风微北,夜泊宁陵月正南。
老树挟霜鸣窣(sū)窣,寒花垂露落毶(sān)毶。
茫然不悟身何处,水色天光共蔚蓝。
汴水奔流,日驰三百里,我的船儿向东顺流而下,还张起了白帆。
清晨时离开杞国,刮着微微的北风;晚上泊舟宁陵,月亮正照着南边的舷窗。
一棵老树满带着清霜,凉风吹来,窣窣作响;花儿上凝聚着寒露,慢慢滴落,连绵不断。
我只觉得心中一片茫然,不知道身在何处,眼前的水色与天光都是蔚蓝。
参考资料:
1、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1日
宁陵:今河南宁陵县。汴水:即汴河,在今河南境内,流入黄河。扁舟:小船。
旦辞:清晨辞别。杞国:古国名,今河南杞县。
窣窣:象声词。形容细小的声音。寒花:寒冷时节开放的花。多指菊花。垂露:露珠下滴。毵毵:细长的样子。亦作“毶毶”。
茫然:犹惘然。失意的样子。不悟:不知道。
韩驹是江西诗派中的一员干将。江西诗派诗以布局严谨著称,这首诗是《陵阳集》中的名作,被宋吕居仁等人作为样板,认为“可作学诗之法”(《诗林广记》引《小园解后录》)。
诗题写夜泊,便以夜泊为中心,这就是所谓擒题。但如果一味扣住诗题,诗便会死板呆滞,必须不即不离,眼睛觑定中心,然而不直接接触中心,在旁衬上做文章。这首诗前两联便不写夜泊,先写夜泊以前,船走得飞快,衬映出诗人的心情,以动、行来为下面的静、泊作陪。第三联写夜泊,以景为主,第四联转而写情,使诗有余味。在搭配上,前两联尽量蓄势,苍劲快捷,自然流畅,景色变化幅度很大,把动态写足;后两联转入凝重平缓,情致悠然,景色固定不动,把静态写足。写动态时,又配合其快,写流水、北风、明月等粗线条的大环境中的景物,间以地名,形成跳跃;写静态时,写老树、寒花、微小的声音与下垂的露水等小景。这样,全诗以意相贯,以气相接,浑然精到,把自己夜泊前后的景物、心情都反映了出来。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二评这诗的章法说:“如梨园按乐,排比得伦。”很形象地作了总结。清代王士祯、纪昀等人也对这首诗交口称赞。
除布局外,这首诗在描写场景及遣词造句上也很得熔炼之功。如第一句“汴水日驰三百里”,气势很磅礴,可与李白“千里江陵一日还”、“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类诗比靠。次句“扁舟东下更开帆”,加一倍写快,方回评说:“此是诗家合当下的句,只一句中有进步,犹云‘同是行人更分首’也。”“旦辞杞国”一联则写得很圆活,似山谷诗法。
值得一赞的是,诗尾联融情于景,由苍茫的夜色产生迷惘沉醉的感觉,遂以“水光山色”寄托难以表达的情思,得含蓄不尽之意。但是宋曾季狸《艇斋诗话》挑剔说结处“汴水黄浊,安得蔚蓝也?”落实了说,就失去了诗的趣味了。再说,夜间船泊水上,月光明照,蓝天映入水中,自可蔚蓝;这时要分辨汴水是否黄浊,倒反而不是件容易的事。
西原仙境即西山,流水桃花隔世间。
自笑重来湖海客,红尘惹到白云关。
流品是鸳鸯,翻飞云水乡。风高离极浦,烟暝下方塘。
比鹭行藏别,穿荷羽翼香。双双浴轻浪,谁见在潇湘。
六朝富僧藻,末宋始逃禅。及尔操觚日,逢余瘗砚年。
曹溪一偈后,衣钵几人传。琢叶妨元气,拈花合自然。
思超灵鹫表,格逸景龙前。莫以文通拙,徒成怨别篇。
怀中白璧月同圆,纵入秦庭莫浪传。可怪人间无合处,郧江虹色已经年。
吴侬一队好儿郎,只要船行不要忙。
著力大家齐一拽,前头管取到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