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楝花风起春如醉,海燕劳劳云碎碎。湖头两桨白昼閒,莫愁深下珠帘睡。
笋生斑玉柳生绵,陌上人归草似烟。辘轳声促银床冷,玉井飞红堕碧泉。
猜你喜欢
江汉朝百灵,绛节集鄢郢。
兴园奠其阳,虹霓熠光景。
象设开天庭,环卫森五岭。
斋房产灵芝,玉醴出金井。
神游驾虚无,剑舄存遗影。
洒扫祠官虔,匕鬯皇情耿。
太常典秩宗,精白一心秉。
龙颜授玉册,殿上亲祗领。
玄端佩冲牙,陟降瑶坛静。
风清灵旗翻,天赤御气冏。
宗禋日辉光,松柏载崇整。
山河扶栋梁,虎旅肃藩屏。
还轺告成命,弭节为俄顷。
备闻古夔龙,密布金华省。
仿佛弘治风,廷论多骨鲠。
我辈饱藜羹,散发从箕颍。
细听春山杜宇啼(tí)。一声声是送行诗。朝来白鸟背人飞。
对郑子真岩石卧,趁陶元亮菊花期。而今堪(kān)诵北山移。
听到春山杜鹃一声声啼叫,既是为我送行,又是盼我早日归来。早上飞来的白鸟似乎是在责怪我违背誓言与其分离。
我当初想效仿郑子真,陶渊明终老田园,对着岩石坐卧,学陶元亮赏菊。现在我出仕做官,恐怕要被人用《北山移文》来耻笑了。
参考资料:
1、李肇翔.《辛弃疾词》:万卷出版社,2009年:第207页.
杜宇:又名杜鹃、子规,鸟名。鸣声凄历,能使旅客起思乡之念。白鸟:水鸟。上句的杜宇的送行诗与这句的白鸟背人飞,都是不忍相别的意思。“白鸟背人飞”尚含有返回的象征。
郑子真:汉时谷口人。陶元亮:陶渊明名元亮。《北山移》:即《北山移文》。
上片写景,借鸟语传情。辛弃疾对他的重新出任,并没有一般失意文人在偶然得意时的那种“春风得意马啼疾”的快感。相反,他写了这样一个开头:“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当他在春山间行走时侧耳倾听,杜鹃鸟一声声长啼,很有抒情意味,仿佛是为他而写下的抒情诗一样。然而杜鹃的啼鸣,古人都以其声如“不如归去”,能动旅客怀归之思。那么作者只见它送行的殷勤,不觉它劝归的意思,显然是在装糊涂。这里说“送行”,是嘱他别忘归来之意,表达了作者未出行即思归乡的心境。末句突然一个反顿:“朝来白鸟背人飞。”借白鸟见他出山,就因怨愤背飞而去来显化自己的矛盾心情。这里仿佛是目遇心感,随缘而得,但其实是经过构思,富有深意的。因为第一,作者用了自己的旧典:当年他初隐带湖,就在词里表示过与盟鸟结盟,永不背叛,(《水调歌头·盟鸥》)而今居然食言了。第二,作者还借用《列子》典故,表明当人有了机心之后,白鸥自会识破而远飞避害。而今白鸥见他就背飞而去,显然是不满于他那欲有作为的机心。所以白鸟这个意象,虽然取象于当前,但一能显示他的自笑机心,二能显示他的自笑背盟,措意曲折而深隐。
下片写情,借典故寄意。前两句,借汉代隐士郑子真屡受诏书而不肯出,东晋大隐士陶渊明一挂冠即至死不仕的典故,表明当年自己也曾像郑子真,陶渊明一样,隐于岩石下,手把菊花饮。末句突然一个反转,以前人讽刺同隐者违约出仕而作的《北山移文》,来自嘲自己的愧对山中故人,不能像郑子真,陶渊明一样坚定其志,却是半道背盟了。这次出山,与其说是为国家建功立业,不如说是对这些年来久已习惯了的“隐逸生涯”的背叛。值得注意的是,他不待山中故友起而讽刺自己,就已经感到这种大谈归隐之趣后再出仕的行为可吃可羞,说“而今堪诵”,这表明,作者此时确实面临着心理上的压力。这压力,是作者用世与避世的矛盾心情的充分反映。
这首词在表现手法上,借物借事传情达意,把准确和曲折的效果相结合。在结构上,上下两片都采用前二后一的逆转句式,使重心落在每片的末句。而两片之间,结构对称,表意均衡,显得整饬、有力。
喜君常诵介庵诗,此老流风百世知。摸索期思长短句,象山如在更沙随。
枫叶藏梅雨,新红缀绿何。乡心看汝在,旅食恨吾多。
开国传枸酱,荒台指树陀。楚猿兼粤鸟,频唤奈如何。
晨征览衣露,磴折历峰云。地险风多烈,林深日易曛。
山禾霜后实,乡语客中闻。人事随情好,吾行得所群。
凡躯莫藉。把惺惺了了,自然明明构架。行住坐卧,须要清清闲暇。
气神和,结成珠,堪教化。张弓举箭能亲射。红心正中,赶退周天卦。
垛贴中间,迸出霞光无价。五行违,脱阴阳,超造化。
少爱新书楮墨香,不辞书价借钱偿。坐来精舍还怀旧,海鹤诗中万卷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