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似见不见目愈衰,欲堕不堕齿更危。
谁令汝年八九十,常欲强健宁非痴!目昏大字亦可读,齿摇犹能决濡肉。
若知用短百无忧,此理正如夔一足。
蒙胧臲卼俱有味,笑侮莫听傍人喙。
但令孙曾能力耕,一饱不妨还美睡。
猜你喜欢
昔有二翁,同邑(yì)(里)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sǒu)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zhuó),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yōng),然(但)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nǎng)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翁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昔有二翁,同邑(里)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然(但)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
本站。
昔:以前从前。里:乡(古代居民行政组织的一种,五家为一邻,五邻为一里。)妻子:妻子和孩子。叟:老头。而已:罢了。携:携带。第:房屋、宅子、家。酌:饮(酒)。向:以前。吾:我。远游:到远处游玩。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约山西、陕西、甘肃一带。是:这 然:但是。意:意愿。同行:一同出行。余:我。亦:也。未:没有。然:然而。恐:担心。胜:能承受,承担。差矣,汝之言:是“汝之言差矣”的倒装句。曩:以往过去。年:年龄。且:将近。辈:等,类,表示人或物的多数同属一类。方:才。逾:超过。甚善:太好了。翌日:第二天。偕:一起,一同。越:经过。绝:横渡。相:互相,此指代“我”。自:从。至:到,达。薄暮:傍晚,日将落时。阴:古代山北水南叫“阴”尝:曾经。去:离开。何老之有:即为“有何老”;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是:这。
二翁登泰山,表现了他们乐观向上,老当益壮,热爱生活,奋进的精神。
周公为司马,白鱼入王舟。
英英洞口云,触石才一缕。
须叟遍空山,霈然作灵雨。
万物一以泽,孤踪无处所。
我心良所珍,作诗以自矩。
君自多幽兴,能留看竹人。檐花催进酒,池水待垂纶。
稍话间中事,真疑世外身。柴扉须静掩,此外即风尘。
再到罗浮梅尽开,九龙潭水日皑皑。十年清梦终能到,香冷苍苔瓣作堆。
万古人心万古看,中原如此可能安。先生醉倒东篱意,得恐驱驰老病难。
背装花屈膝,白打大廉斯。进前行两步,跷后立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