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风波道路海天心,残雪凝冰照北林。
忘象新删红豆解,安诗都付白沙吟。
鹑衣拥日听黄鸟,藜杖穿云指碧浔。
尘外唯馀桑下恋,千岩万壑忆山阴。
猜你喜欢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bì)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人们说,那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我竭力朝天涯眺望,也没法看到我的家。
正在恼恨眼前的青山遮断了我的视线,重重暮云,又把青山密遮。
参考资料:
1、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44-45
落日:太阳落山之地。望极:望极:望尽,极目远望。
碧山:这里指青山。
独自在外,自然充满了对家人的怀念。古诗中表现乡思,除了听风听雨外,最多的是通过登临送目,寄托悲伤。如唐韦应物的《西楼》云:“高阁一怅望,故园何日归?”白居易《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云:“故园望断欲何如?楚水吴山万里余。”李觏这首绝句,也是通过远望,抒发自己思归的牢愁。
诗前两句写望,但从望的感受上落笔,不具体写望见些什么。诗人远望时正当黄昏,夕阳西坠,他遥望故乡,故乡不见,远在天涯。这时候,他看到了落日,又想到落日之处就是天涯,然而明明白白地看得见落日,却仍然望不到故乡。这两句,把思家的愁苦表现得很深刻。诗先以落日处即天涯作衬,使后句望不见故乡的失望更重更深,在表现时却不直说,而是通过两个“天涯”的反复吟咏比较,让人从中体会出来。以落日喻天涯,是从《世说新语·夙惠》中得到启发。《世说新语》载:晋元帝曾问明帝:“长安与太阳谁远。”明帝起先回答太阳远,因为没见过有人从太阳那儿来。后来又改口说太阳近,因为“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后来人们常用这典故,以天涯太阳比喻远。如唐岑参《忆长安曲》云:“东望望长安,正值日初出。长安不可见,喜见长安日。”就是在所忆之处与太阳上做文章。
落日终于西沉了,暮色从天际酒来,把诗人的视野压迫到近前碧山。三四句即从近处着墨,写诗人凝视碧山的所见所感。“已恨”句转折巧妙,既承接上句,补充说明“不见家”之由,又“暗度陈仓”,由前二句着眼于空间的距离转到着眼于空间的阻隔。故乡不可见,不仅因为距离遥远,还因为路途阻隔,所以通出一个“恨”字来。第三句用“已恨”二字领起,无限感慨已在其中。第四句再递进一层,故乡为碧山阻隔,已令人恨恨不已,何况眼下碧山又被暮云遮掩。诗用“还被”二字唤起,障碍重重,恨重重。再说,山本可用青、绿形容,用青更符合诗的平仄要求,可是诗人却用碧字,大约是因为青、绿较为轻、明,碧较为重、暗,不仅更符合等色苍茫中山的色彩,而且能唤起凝童情绪。而当苍茫的暮色遮掩住碧山,凝重压抑感也就更加强烈。诗至结尾,随着时间的冉冉推移,诗人的视野由远而近、由大而小的逐步收缩,色调的由明而暗的变化,结构上的层层递进,那乡思也就愈来愈浓郁,以致浓得化不开。
全诗四句,分四层意思,层层深入,不断推进,把思想感情发挥到极致。中国古代诗词作法,有透过一层、加一倍写法。这种写法,有用在一联中的,如杜甫《夜闻觱篥》云:“君知天地干戈满,不见江湖行路难。”本意写行路难,再加写遍地战争,行路就更难了。又如李商隐《无题》:“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也是如此。更多的是用若干句透过一层,如宋徽宗《宴山亭·北行见杏花》词:“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写思念故宫,故宫不见,转而梦见,最后连梦中也见不到,把感情的波浪重重推向高涨。李觏的这首诗,也是采用了这一手法。
不禁乡思倚危楼,山色空蒙海气浮。风雨别来花半老,音书隔绝雁惊秋。
林间野鹤呼幽梦,天际浮云带远愁。好寄相思与娄水,门前日日有潮头。
我家居住虹桥湾,大树对门飞鸟闲。沿街可通孔圣庙,出城便上惠泉山。
风吹五里花飞径,峰扰九龙石闭关。远望太湖波万顷,飞仙羽化入云间。
往岁出家不念家,此行常念在天涯。云霄巳谢萤囊愤,风木徒兴鸟哺嗟。
侵冷女红愁夜色,及时庭训虚年华。竹敲梦断崤陵远,徒倚空斋日半斜。
一派西园曲水声,水边终日会冠缨。
几多诗笔无停缀,不似当年有罚觥。
此夕双星倍可怜,人间天上两茫然。清霄独坐愁无限,浊酒相看兴自偏。
楼畔曝书谁在眼,窗中乞巧事空传。银河一带无情水,迢递秋期年又年。
抬转炉薰自换香。锦衾收拾却遮藏。二年尘暗小鸳鸯。
落木萧萧风似雨,疏林皎皎月如霜。此时此夜最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