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道山西下路,杳杳历重廊。
地寂闻传漏,帘疏有断香。
渠清水马健,屋老瓦松长。
欲出重欹枕,无何觅故乡。
猜你喜欢
为官不治民,清坐晚秋晨。
随事文书了,偷闲笔砚亲。
吏归雅集定,门锁月华新。
野鸟何劳问,穷通理有神。
三黜愧公议,再来仍冷官。志无重奋发,身有转衰残。
加饭支馀息,添衣禦早寒。归休应渐近,不是强心宽。
分香人散只空台,红粉三千首不回。恶劫信于今日尽,痴心疑有别家开。
节推系树马知过,工部移舟燕蹴来。忍见愁悰败涂地,闭门无语只书灰。
霏(fēi)霏点点回塘雨,双双只只鸳鸯语。灼(zhuó)灼野花香,依依金柳黄。
盈(yíng)盈江上女,两两溪边舞。皎(jiǎo)皎绮罗光,青青云粉状。
濛濛细雨中,戏游池塘的鸳鸯,成双捉对,相偎相依,好像在缠绵私语,互诉心曲。池塘边开满了缤纷灿烂的野花,散发着阵阵清香;一缕缕金黄的柳丝,在春雨中随风摇曳,轻轻拂动。
一群天真烂漫、体态婀娜、步履轻盈的少女,从坐落江岸的村舍里走来,她们三三两两,在春雨初霁的溪边,欢快地舞着,唱着。那艳丽缤纷的罗衣,随着舞姿的变幻,闪耀出绚烂的光彩;那脂粉薄敷的面颊,在霞光的映衬下,焕发出如云般的娇艳红润。
本站。
霏霏:形容雨丝细密。灼灼:鲜明貌。依依:轻柔貌。
盈盈:仪态美好貌。皎皎:明亮貌。
上片描写雨中池塘景色,中心在“双双只只鸳鸯语”。起句的霏霏细雨及歇拍的“灼灼野花”、“依依金柳”,全在于烘托那戏游池塘的“双双只只鸳鸯”,而上片景物的描写,目的是映衬下片“盈盈江上女”的美丽。她们体态婀娜,舞姿轻盈;罗衣飘逸,光彩闪耀;面施薄粉,艳若云霞。在这里,大自然的美与少女们的美和谐地融为一体,而且相互映发——明媚的春景,把少女们烘托得格外妖娆;少女们的娇姿艳态,又为春天增添了无限光彩。上片的绘景,为下片的写人烘托气氛,景愈艳则人愈丽。
这首词在艺术上的另一大特点,就是每句都用叠字开头,不仅摹景写人细致生动,而且声调抑扬谐婉,极富音乐性。这一借鉴诗歌创作的艺术手法,开了五代两宋之后文人词运用叠字的先河。在宋人词里,句句用叠字与此首相近者,有葛立方的《卜算子》:“袅袅水芝红,脉脉蒹葭浦。淅淅西风淡淡烟,几点疏疏雨。草草展杯觞,对此盈盈女。叶叶红衣当酒船,细细流霞举。
周密《草窗词评》赞此首《卜算子》“用十八叠字,妙手无痕,堪与李清照《声声慢》并绝千古”。其实,“堪与李清照《声声慢》并绝千古”的岂只葛氏之《卜算子》,这首《菩萨蛮》每句句头用叠字,且用得如此贴切自然,亦堪称千古并绝。
转眼过三纪,搔头见二毛。先秋同柳弱,早白误山高。
种种从渠落,青青竟莫逃。形骸姑置此,痛饮读离骚。
台观茫茫苜蓿肥,至今汾上白云飞。岁星便是骑龙客,辜负君王独自归。
春事今如此,凭高兴未阑。
半帘疏雨过,一院落花閒。
草色迷幽迳,禽声出晚山。
东风能育物,不改鬓毛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