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出门骑马即三千,面目尘埃动惨然。生计若为田二顷,饥颜翻愧宦三年。
乾坤造物能无用,富贵由时枉自鞭。达否从今已知计,五湖烟里有渔船。
猜你喜欢
岁暮西岑雪未晴,范公祠下少人行。探梅踏冻烦丹使,扶病迎春问曲生。
石灶茯苓和雪煮,云根流水似冰清。瓜田数亩春泥煖,好课岩中子弟耕。
长条袅袅串红绡。无风时自摇。十分娇艳更苗条。殢春情态娇。风影舞,露痕潮。买来和蝶饶。故园愁绝楚宫腰。相逢恨怎销。
锡影配瓶光,孤溪照草堂。水悬青石磴,钟动白云床。
树色含残雨,河流带夕阳。唯应无月夜,瞑目见他方。
把镜霜毛几种侵,佳期怪底负登临。也知病酒能颓玉,只恐寒花易落金。
杜甫多情怜岁月,陶潜得趣恋山林。明朝抖擞精神起,篱下同君较浅深。
风雪梁园笑语频,尊前初共月华新。
可怜白首邹枚在,不见当年授简人。
二年寄迹闽(mǐn)山寺,一笑翻然向浙江。
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
两年来,您托身借居在这福建山中的庙里,如今忽然转念,要离开这儿,前往浙江。
明月不知您已经离去,深夜还是悄悄地照进您书房的小窗。
参考资料:
1、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05-206.
2、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373-374.
寄迹:寄托踪迹,即暂时居住。翻然:高飞远飏。此指旅行、迁移。
作者面对对朋友的离去,流露出浓重的悲伤。前两句直写,说张巨山在福建住了两年,如今要离开福建,前往浙江。“二年寄迹闽山寺”,表面全写张巨山,实际上带出自己与张巨山在这两年中过往密切,引出对分别的依依不舍。次句写张巨山离开,用了“一笑翻然”四字,看上去很洒脱,其实是故作达语。张巨山离开福建去浙江,既非回乡,又不是仕宦升迁,此次离别,肯定愁多欢少,因此诗人写他洒脱,正带有不得已处,加强自己对离别的不快。
三、四句转换角度,以虚拟笔法,想像张巨山走后,人去楼空的情景,寄托自己对他的深情与怀念。书房依旧,但是人走了,如果是直写,便索然无味。历来诗人都喜欢通过明月来寄寓自己的情思,如李白“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苏台览古》)、“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刘禹锡“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石头城》),都是如此。刘子翚这首诗也借明月来说,强调明月仍然照进书窗,增加冷漠的气氛,同时通过无情的明月表现多情的举止,衬出人的多情,等于说自己日后见到空空的书房,将更加为眼前的别离而惆怅。这样一转折,加深了诗的底蕴,把情感也表现得更为丰富。
自然界的风物,谁都知道是无情的,但由于诗人的观感心情不同,便有意对它们进行人格化,刘子翚这首诗就是如此,把明月拟人化,说它不知人已去,仍然多情地照着读书窗。这样的构思,在古代被普遍运用。著名的如唐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以桃花依旧,表现人事变化所产生的伤感。又如岑参《山房春事》云:“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把庭树拟人化,说它没体察到人已离去。其他如张泌《寄人》“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杜牧《赠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都是如此,刘子翚这首诗,正是继承了这一传统的表现手法。
虎符分寄辍名卿,锦缆牙樯绣水滨。昼秀岂将誇故里,綵衣端为奉高亲。
开怀此日樽中醉,结绶他年席上珍。画鼓不须催去棹,清欢难会玉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