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松轩谁作翠涛扇,数聿丹青犹未乾。江头曾记八月听,石上况得双株看。
己因吹万问天籁,还如后凋知岁寒。清流一掬可洗耳,何时与子共盘桓。
猜你喜欢
万籁(lài)寂无声。衾(qīn)铁稜(léng)稜近五更。香断灯昏吟未稳,凄清。只有霜华伴月明。
应是夜寒凝。恼得梅花睡不成。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起看清冰满玉瓶。
万籁寂无声。衾铁稜稜近五更。
参考资料:
1、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白马非马译注,作者邮箱:930331075@qq.com
衾:被子。稜稜:严寒貌。
关情:动心,牵动情怀。
黄升是一位著名的词选家,其词如“晴空冰柱”,今读此词,颇有此感。
上片写夜寒苦吟之景状。词人生在南宋中期,早年放弃科举,遯迹林泉,吟咏自适,填词是他精神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这首词看,即使夜阑人静之时,他还在苦吟不已。起二句云:“万籁寂无声,衾铁稜稜近五更。”夜,是静极了,一点动静也没有。只有深夜不睡的人,方能有此体会。“稜稜”二字,使人感到布衾硬得好像有稜角一般,难以贴体。至“香断灯昏吟未稳,凄清”二句,词人则把注意力从被窝移向室内:炉中沉香已尽,残灯如豆,昏暗异常,凄清异常。至“只有霜华伴月明”,词人又把注意力转向室外,描写了明月高悬、霜华遍地的景象。五句三个层次,娓娓写来,自然而又逼真。“吟未稳”者,吟诗尚未觅得韵律妥贴、词意工稳之句也,三字写出词人此时之所为,可称上片之词眼。由于“吟未稳”,故觉深夜寂静被子寒冷,香断灯昏;又由于“吟未稳”,才觉霜华伴月,碧空无边。而“凄清”二字,则烘托了本文的整个氛围,不贯穿整文,随处可以感到。由此可见,词的结构是井然有序、浑然一体的。
下片词人从自己的“吟未稳”联想到梅花的“睡不成”。冰寒大地,长夜无眠,词人居然不说自己感到烦恼,却为梅花设身处地着想,说它该是烦恼得睡不成了。此语奇警,设想绝妙。接下去二句说:“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此句点明不仅他在想着梅花,梅花也怜念起他来了。他们竟成为一对知心好友!
这种构思,确实是奇特异常;这种格调和意境,确实是空幻的。它非常形象地勾画了一个山中隐士清高飘逸的风采。它的妙处尤其表现在将梅花拟人化。
结句“起看清冰满玉瓶”,跟以上两句不可分割,互为联系,词中句断乃为韵律所限。因为词人关切寒夜中梅花,于是不顾自己冷暖,披衣而出,结果看到,玉瓶中的水已结成了冰。至于梅花呢,他在词中未提及,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蕴意深远,饶有余味。如果词人在词中将梅花说尽了,说梅花冻得不成样子,或说梅花凌霜傲雪,屹立风中,那就一览无余,毫无诗意了。由此可见词人手法之高明。
从整个词来说,晶莹快洁,恰似玉树临风;托意高远,说它的风格如“晴空冰柱”,不是很相宜么?
我忆昔孺子,独以高士称。当时汉道季,诸贤尽奔腾。
高士卧不起,玉壶湛清冰。至今拜画像,遗芳暨玄曾。
先生奋东鲁,凫山立霜鹰。行台累分府,螫
笑汝皤然似一公,穷冬相伴胜房空。
三缄口不思援上,九转肠应为热中。
诗咏怀春同少女,礼云当夕称衰翁。
平生知足浑无辱,不恨孙弘布被蒙。
锦官城东多水楼,蜀姬酒浓消客愁。醉来忘却家山道,劝君莫作锦城游。
山重水复。叹路遥寄与,秋思盈掬。矫首寤歌,梁父龟山,寒泉自漱冰玉。
西清梦里余才调,早暗泣、丹毫黄竹。更那堪、触绪怀人,惯听断鸿声续。
呼唤石龙醉卧,剩残照弄影,贪看鸥浴。愁入春风,危柱哀弦,按遍伊凉旧曲。
无端横洒收声泪,偏撼起、松涛惊谷。念遥天、一角疏星,月冷光空烛。
枯木嵌空微暗淡,古器虽在无古弦。
袖中正有南风手,谁为听之谁为传。
风流岂落正始後,甲子不数义熙前。
一轩黄菊平生事,无酒令人意缺然。
绛霞凌晓散晴风,大化潜窥妙物功。骢马招邀宜解赏,綵鸾夭冶为谁工。
迎人乍喜开新朵,绕砌旋惊拾断红。我亦念花劳梦寐,花应知我惜飘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