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徒知夸父渴,不竭海中水。纵使愚公在,莫平海外山。
山平海竭目不见,层阴万里何漫漫。昨夜长风天际来,八表涤荡阳春回。
凭高纵目始快意,万物于我何有哉。三山照耀冰壶开,旭日正射金银台。
长云飘空弱水黑,瀛洲特耸青螺色。鸾笙凤管鸣九霄,仙人笑待桃花陌。
羡君轻举不可攀,但卧白石青萝间。相思不惜写心素,早寄云边孤鹤还。
猜你喜欢
铃索无声昼漏稀,宫罗一色换朝□。
院门不锁松花落,知是銮坡进讲归。
兹楼怀有岁,今日始登天。俯出万柳上,仰窥孤月圆。
星河浮盏动,风露逼衣单。对此旷无极,令人兴欲仙。
问法西来岁月侵,乡言都已变华音。望中故国天同覆,思入寒泉地更深。
日出未回东海梦,花开长系北堂心。客衣尚有临行线,寸草春晖忍重吟。
城外西湖烟雾光,孤山宛在水中央。门开独树悬青磴,径绕千花上碧堂。
兰艇桂桡操自稳,药房荷榻卧偏长。秋波不隔寻真路,乘兴须君到隐乡。
幽琴唤山晓,林端尚微月。军持汲石泉,漱齿维摩室。
推窗太湖翻,下瞰鼋鼍窟。泱漭春涛壮,云水互明灭。
湖上七十峰,峰峰带残雪。
碧窗斜月蔼(ǎi)深晖(huī),愁听寒螀(jiāng)泪湿衣。
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
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
斜月透进碧纱窗照进来,月色下显得周围都光线分外深沉。女主人愁思环绕,更有秋虫悲鸣,泪水沾湿了衣襟。
在梦中,分明看到的丈夫所在的关寨,可是却始终不知哪条路才是通往金微山的。
秋天的夜里格外安静,空中没有云朵,听着时断时续的鸿雁声一直到天明。
(秋天冷了)想给丈夫寄些衣服,问了消息才知道丈夫所在的居延城现在又军队正在转移(这衣物该寄到何处)。
本站。
蔼:古同“霭”,云气。寒螀:即“寒蝉”,蝉的一种,比较小,墨色,有黄绿色的斑点,秋天出来叫。此处借指深秋的鸣虫。
金微:金微山,即今阿尔泰山,是当时边关要塞所在。
征衣:出征将士之衣。鸿声:鸿雁鸣叫的声音。古有鸿雁传书一说。居延:居延是中国汉唐以来西北地区的军事重镇。东汉有居延属国。
第一首诗开头二句写思妇醒时情景,接着写她的梦境,乃倒装写法。
她一觉醒来,只见斜月透进碧纱窗照到床前,环境如此清幽,心头却无比寂寞,更有那秋虫悲鸣,催人泪下;她的泪水早已沾湿了衣襟。
刚才在梦里,分明地见到关塞了。那“关塞”正是她魂牵梦萦的地方。因为她的良人就出征到那里。她不由大喜:快,去找金微山!可是,前路漫漫,找不到去金微山的路了。一急,就此醒来。
诗人以饱蘸同情之泪的笔触,写出了思妇的一片痴情。
第二首诗写思妇心潮起伏,一夜未眠。她看到夜静无云,她听到鸿声时断时续。鸿雁,向来被认为是替人传递书信的,因此,她便由鸿声而想到要邮寄征衣,但寄到哪儿去呢?本想寄到遥远的居延城(在今新疆),谁料想,如今那儿又在移军。怎么办?真叫人愁绪万端,寝食不安。
用字特点
二首均有声有色,有情景交融之妙。用字亦有讲究。
如用一“蔼”字,表现月光深暗,创造氛围。
如用一“静”字,显示夜空的冷寂,并衬托出下面的“鸿声”清晰,女主人公则惟闻此声,勾起天寒欲寄征衣的满腔心事。
吴儿临水宅,四面见行舟,
蒲叶浸鹅项,杨枝蘸马头。
年年人去国,夜夜月窥楼。
传语城中客,功名半是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