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蔓草伤极目,芳辰谁为携。蝉鸣风树杪,雨过草堂西。
物候清神寂,虚怀迥不迷。祇应存吾道,出处问葵藜。
猜你喜欢
蔓草长,摇风缘砌凌高堂。
萋萋密叶护葱蒨,溥溥湛露滋瀼瀼。
下有径寸兰,委靡涂秋霜。
依凭既失所,不及菰与蒋。
托身肯媚附乔木,持芳自洁凝幽香。
蔓草长,因缘从尔摩苍苍。
一朝乔木夭斤斧,拙根削株贻汝殃。
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别离何遽。忍唱阳关句。
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愁无据。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
“别离何遽,忍唱《阳关》句!”久别重逢后却要分离,那种苦痛是难以表达的。他联想起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著名诗句。后来以此诗谱入乐府,名《阳关曲》,为送别之歌。但作者此时连唱《阳关》的心情也没了,为什么呢?因为他是客中送别,比王维居长安送友人西行时还更多了一层愁苦。因此,这两句很自然地过渡到下片,引出“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的喟叹了。
“愁无据。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这无边无际的愁苦,该怎样形容呢?词人巧妙地将它融入于景物描写之中,用凄切的寒蝉和暗淡的夕阳光将它侧面烘托出来。“寒蝉鸣”为声,“斜阳暮”为色;前者作用于听觉,后者作用于视觉。这样通过声色交互而引起读者诸种感觉的移借,派生出无穷无尽的韵味来。
纪昀评赵彦端《介庵词》说:“多婉约纤秾,不愧作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九八)但此词婉约而不“纤秾”,通篇未用一纤秾词语,仅用的“阳关”一典也为一般读者所熟知;不失为一首风格淡雅而兼委曲的好词。
光阴似水流难歇,楼台又见多情月。佳偶本天成,相思浑未明。
冰盘辉嫩脸,春树何曾掩。语笑悄阑干,缠绵到夜残。
三旬九遇食,我闻古有之。不贪以为宝,无受故无辞。
奈何饕餮者,朵颐鼎鼎来。乞哀在暮夜,余羹仅一杯。
斟酌既饱满,犹吟和陶诗。缅维珠树鹤,高清未易才。
芝田谅足耕,嘉谷聊自贻。
薇省辞官日,瓜田养晦时。好奇恒拜石,习草故临池。
娇鸟歌春燕,名花放蜀葵。况逢风日丽,不禁出游迟。
细雨作寒晴便暖,好风吹袂意初佳。
清池解洗春心热,红艳能添醉眼花。
紫竹暗生眠岫笋,山丹强比洛人家。
怜渠巧与闲官便,申退来游未觉赊。
将军死战血染衣,空山白骨鬼夜啼。洗兵政要及时雨,天祸未悔无云霓。
卧龙不起主张汉,猎犬待烹侥倖齐。就中儒冠身多误,如坐矮屋头常低。
敢将龙钟哀造物,但幸老大能扶犁。咄哉董生三寸舌,善谑不思为虐兮。
人间回首忧患始,去之不速将噬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