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逾年梦想会稽城,喜挂高帆浩荡行。
未见东西双白塔,先经南北两钱清。
儿童鼓笛迎归舰,父老壶觞叙别情,想到吾庐犹未夜,竹间正看夕阳明。
猜你喜欢
老树依江岸,归舟傍钓竿。水花看晚净,风叶识天寒。
雁字来千里,鱼羹付一餐。远山青可隐,日下是长安。
好景分明画不成,品题今日仆须更。路从险处行来稳,山到深时望却平。
花气暖催春日转,树声寒带朔风鸣。向来奔走偷閒地,始觉官曹分外清。
又名:处士卢岵山居
西溪问樵(qiáo)客,遥识楚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飞鸦集,满山荞(qiáo)麦花。
在西溪向砍柴的人打听卢岵山居的所在地,然后远远地认准方向向卢岵山居走去。
沿途看到古树的老根缠连着石头,仿佛是天生的,湍急清澈的泉水冲走水面上的浮土、树叶,露出泉底的沙子来,显得水明沙净。
山里峰峦座座,由于在雨中显得幽暗,看不清楚,只见得那通往卢岵山居的小路高峻、幽深,曲曲弯弯一直通向烟云深处。
时间已到傍晚,还不见卢处士,晚鸦也已飞往自己巢里栖息,漫山遍野的荞麦花在夕阳下更显得一片洁白。
参考资料:
1、彭定求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482-1483
2、张志岳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118-1119
樵客:出门采薪的人。遥识:一作“遥指”。楚人家:一作“主人家”。
急:湍急。露沙:露出沙石。
径:小路。
飞鸦集:一作“鸟飞散”。满山:一作“满庭”。荞麦: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赤质柔。叶互生,呈心脏形,有长柄。花色白或淡红。果瘦三角形,有棱。子实磨成粉可制面食。通常亦称其子实为荞麦。
这首诗没有直接写卢岵,也没有直接写作者的心情,而是只写卢岵处士山居的景色,以景衬人。
首联两句是说先向砍柴的人打听卢岵山居的所在地,然后远远地认准方向走去。通过“问樵客”、“遥识”的写法,暗示出卢岵山居的幽僻。作者不称砍柴的人为樵子、樵夫,而称之为“樵客”,意味着这个砍柴者并不是俗人,这对于诗的气氛也起着一定的渲染作用。
颔联两句写一路所见,是近景。古树老根缠石,仿佛它天生是连着石头长起来的。湍急清澈的泉水,把面上的浮土、树叶冲走了,露出泉底的沙子来,更显得水明沙净。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幽僻山径中特有的景物和色彩。而与此相应,作者用的是律诗中的拗句,“老”字和“清”字的平仄对拗,在音节上也加强了高古、清幽的气氛。
颈联两句写入望的远景。“千峰”言山峰之多,因在雨中显得幽暗,看不清楚。“一径入云斜”和“千峰随雨暗”相对照,见得那通往卢岵山居小路的高峻、幽深,曲曲弯弯一直通向烟云深处。这两句改用协调的音节,一方面是为了增加变化,一方面也是和写远景的阔大相适应的。
尾联两句又改用拗句的音节,仍是和通篇突出山居景物的特殊色彩相适应的。而写景物的特殊色彩又是为了写人,为了衬托古朴高洁的“处士”形象。
“荞麦”是瘠薄山地常种的作物,春间开小白花。在日照强烈的白天里,小白花不显眼,等到日暮鸟散,才显出满山的荞麦花一片洁白。荞麦花既和描写处士的山居风光相适应,同时,也说明处士的生活虽然孤高,也并非和人世完全隔绝;借此又点明了作者造访的季节是春天。
全诗的层次非常清楚,景物写得虽多而错落有致。更重要的是通过景物的特殊色彩,使读者对卢岵处士生活的古朴和人品的孤高有一个深刻的印象。作者的这种比较特殊的表现手法,应该说是很成功的。
四周环积水,信此羽人居。鸟下忘机后,猿窥捣药余。
闲寻渔父伴,自注道家书。笑我劳生甚,逍遥尔不如。
適远登蓟丘,兹晨独搔屑。贤交不可见,吾愿终难说。
迢递千里游,羁离十年别。才华仰清兴,功业嗟芳节。
旷荡阻云海,萧条带风雪。逢时事多谬,失路心弥折。
行矣勿重陈,怀君但愁绝。
成童入乡校,所愿为善士;富贵本邂逅,不遇亦已矣。
生轻名义重,固守当以死。
堂堂七尺躯,勿使污青史。
春寒不肯去,彀雨犹夹衣。
溪流滟池塘,远看绿生漪。
识君恨不早,语离我心悲。
行行欲何往,丞郡金房西。
颠风送飞雨,日日吼东北。
檐声决江河,倾泻不成滴。
朝来喜新霁,晨光透云隙。
垂杨翠幄开,远岫青盖立。
孔君公事暇,侯子归期逼。
开樽且精设,论文萃清集。
顾我老无能,分甘口挂壁。
行矣不可挽,思君浩无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