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胡然一别永分歧,野哭惊闻九九时。岂信孤忠无禄食,祇存遗直有人思。
莆阳木萎乡贤梦,燕市乌号客路輀。拭袂酸心徒挂剑,知音何处问钟期。
猜你喜欢
希声高举似鸣岐,棘寺平反未几时。忽尔庄鹏成羽化,伤哉贾鵩促神思。
衣冠寂寂魂归土,风雨萧萧旐引輀。恐是玉楼成得早,天公命召有程期。
生前磊落本无歧,死后还如贫贱时。忠遇主知刚起废,身随事尽更何思。
恋乡白鹤归华表,溅泪黄花衬远輀。从此后峰云气敛。
惟留草色记年期。
今古多迷为泣岐,壮年谁料是归时。史鱼有草还投谏,伯道无儿岂辍思。
撒手江山藏返魄,伤心尘土送孤輀。亦知不朽名常在,直以文章作后期。
片帆千里破霜行,亲旧分携怅别情。共以岁寒疑远道,俱将春暖订归盟。
梅开江上三冬白,雁度虞山一画青。孺子不须啼满颊,归依灯火听鸡声。
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
秣(mò)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jiū)。
刘宋王朝的万里长城已经塌倒,荒废的营垒秋天长满野草。
秣陵城里不少男男女女,至今还歌唱《白符鸠》深深哀悼。
参考资料:
1、吴在庆编选.刘禹锡集:凤凰出版社,2014.10:第146-148页
2、章培恒,安平秋,马樟根主编;梁守中译注.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刘禹锡诗文选译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05:第13-14页
檀(tán)道济:刘宋时官至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万里长城:此用檀语。
秣陵:即金陵,楚威王以其地有王气,埋金镇之,号曰金陵。地址在今江苏江宁。士女:指有识的男男女女。白符鸠:舞曲名,出自江南。
诗人见到檀道济故垒,回想檀道济被枉杀一事,顿生感慨,故首两句即以“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伤之,对檀道济的无罪被杀这一深悲极痛之事一掬同情之泪。然虽伤之,亦含赞颂景仰檀道济之意,此从将檀道济比喻为巍巍万里长城可见。这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抒发其沉痛情感。次句“荒营野草秋”,以眼前荒凉萧条之景寄托其悲凉沉痛之思。由于诗人心头别有一层现实的凄楚哀感在,因此一登旧垒,便有一种特殊的敏感,数百年前遭冤被害者的愤怒的抗议声立即在耳际回响。这种历史与现实在心头的交感共鸣,不是说明诗人的历史意识特别强烈,而是说明诗人需要借助历史来抨击现实,抒发积愤,悼念友人。诗人的友人王叔文是中唐的政治家。在唐顺宗支持下,他主持永贞革新,兴利除弊,曾使“人情大悦”。后来不幸被宪宗“赐死”。诗人认为这也是自坏长城。三,四两句化用民谣入诗。据作者自注:“史云:当时人歌曰‘可怜《白符鸠》,枉杀檀江州。‘”檀道济的被杀,尽管宋文帝给他罗列了一大堆罪状,但历史是公正的,人民的同情在遭冤者一边。这首民谣就是最好的证明。
全诗的言外之意是说,对于王叔文的无罪被“枉杀”,历史也会作出公正的判别,人民的同情也在王叔文一边。借古人的酒杯,浇心中的块垒,而又妙在不肯说破,遂使全诗意蕴深厚,寄慨无穷。
今旦病思清,把书坐晴檐。
體舒百息匀,心远万虑恬。
收视等庖郢,妙观到羲炎。
顿忘饥寒苦,但觉中边甜。
习气尚稍稍,自喜良沾沾。
故家东堂书,高架纷悬籤。
我时且儿子,气欲俱并兼。
浇着胸次问,政尔意不廉。
此意竟蹉跎,衰迟侵戟髯。
迩来又留滞,郁郁三年淹。
是秋节物高,露白原草沾。
斜河转空阔,夜气方森严。
此日足可惜,黄尘满征襜。
明年会当归,赤米荐白盐。
繙经慰老眼,甘作书蠹潜。
共嘲玄尚白,指笑突不黔。
亦知屠沽儿,羔豚方属餍。
无心涉是非,水屋掩柴扉。俯槛池鱼跃,开门野鹭飞。
松花酿腊酒,荷叶补秋衣。向晚看山去,孤筇步落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