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公主山亭在,元戎小队回。碧沙沾细雨,白日映轻雷。
已并花边骏,难孤竹下杯。良宵可乘兴,归骑莫频催。
猜你喜欢
悲风成阵,荒烟埋恨,碑(bēi)铭(míng)残缺应难认。知他是汉朝君,晋朝臣?
把风云庆会消磨尽,都做北邙(máng)山下尘。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
碑铭:指碑文和铭文。有韵的碑文,叫铭。
北邙山:中国名山中,北邙山怎么看都无出奇之处,然而,它又绝对名播于世。梳理中国文化的脉络,北邙山是不能跳过的一站,在这片高不过300米的小丘陵上,竟有6个朝代、24位帝王长眠于此,东汉光武帝刘秀、陈朝后主陈叔宝、南唐后主李煜、蜀主刘禅、西晋司马氏,甚至朝鲜半岛的百济国王纷纷将这里作为灵魂最后的栖居之地。
起首便渲染出凄怆悲凉的气氛。这些埋葬在北邙山上的君臣们,生前把荣华富贵、风云庆会享受个够,然而,死后也不过是北邙山下的一抔土。是人,便不免一死,而一旦死去,便万事皆休。那么,生前的尊贵与否,死后的衰荣如何,又有什么意义呢?结句的"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语气冷隽悲凉,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张养浩的怀古组曲,站在对人生的深刻透视、对历史的大彻大悟的高度,高屋建瓴,视野开阔,气势苍莽雄浑,感慨深沉悲壮,风格质朴古拙,展示了一个政治家的胸怀与气魄。
前两句所言情景,与史书本传所载的"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是完全吻合的。为百姓如此鞠躬尽瘁,赢得"满城都道好官人"的赞誉,而诗人本人却认为,为百姓应该更加尽心尽职。南吕·一枝花中的一首表达了这种心情:恨不得把野草翻腾做菽粟,澄河沙都变化做金珠,直使千门万户家豪富,我也不枉了受天禄。眼觑着灾伤教我没是处,只落得雪满头颅。
面对着众多的灾民,严重的旱情,政府的赈粮如杯水车薪,无济于事。虽然他个人曾上奏天子,请行纳粟补官之令,并带头拿出自己的财物作为救济之用,但严重的灾情又不是个人区区之力所能回转的。在心焚如火的情况下,不免产生了"把野草翻腾做菽粟,澄河沙都变化做金珠"的幻想。《元史》本传载,张养浩"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每一念至,即抚膺痛苦,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张养浩最终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为国为民的绝唱。
张养浩曲子总的是立意高远,感情深厚,气势雄浑,结构严谨。在这总的特色之下,每一类曲子又自有特色。写景曲轻快自然,飘逸闲适如行云流水;怀古之作境界阔大,沉郁雄浑,能够高度地概括出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写官场仕途之作深刻悲怆,揭示出官场的本质和为官的岌岌可危;反映百姓疾苦的作品深远而感伤,将作者的一颗赤子之心捧献在读者面前。
无寐。数彻琼签,听到檐声细。月额定如丝,洒入芭蕉里。
片霎金波鱼天洗。筛帘影、一泓秋水,添了花枝更娟媚。
少个人同醉。
上公别馆倚青霄,春入芳情对客饶。沙苑铺金团蹇兔,晴云飞箭落鸣雕。
林间鸟谱歌声细,日下花憎舞影娇。逸兴况逢骢马使,佳辰同醉太平朝。
惊飙振阴林,残萚纷零落。荣枯动鼻感,酸风慄羁魄。
登高望所思,烟霜蔽广陌。岂乏平生亲,眷恋五情灼。
群物囿鸿钧,藐焉何所托。
君不见上林苑中客。冰罗雾縠象牙席。尽是得意忘言者。探肠见胆无所惜。
白酒甜盐甘如乳。绿觞皎镜华如碧。少年持名不肯尝。安知白驹应过隙。
博山炉中百和香。郁金苏合及都梁。逶迤好气佳容貌。经过青琐历紫房。
已入中山冯后帐。复上皇帝班姬床。班姬失宠颜不开。奉帚供养长信台。
日暮耿耿不能寐。秋风切切四面来。玉阶行路生细草。金炉香炭变成灰。
得意失意须臾顷。非君方寸逆所裁。
内邱应有越人踪,血食依山近邑中。
前代医流兼咒法,上池水饮获神功。
假真昔欢多卢异,生死今惭少虢同。
秦技嫉能曹横逆,停车吊尔意潜通。
全节忠臣配,崇宁宰相家。哀能变国俗,贵不御铅华。
学佛穷三昧,然松教五车。遗芳载彤管,名寿两俱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