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金徒满籯,不如守章句。雪宫纷多士,稷下岌成覆。
同载双连珠,合席悬河注。垂帷五行下,操笔百金赋。
华屋大车方,高门四马驱。玄豹空不食,南山隐云雾。
猜你喜欢
月色当秋夜,斜晖映薄帷。上弦如半璧,初魄似蛾眉。
渡云光忽驶,中天影更迟。高阳怀许掾,对此益相思。
久欲蠲诗癖,三缄渐废言。官閒时见猎,业在匪专门。
五斗知何物,千秋用自存。惊人仍丽句,留滞不须论。
共来拚一醉,应胜隔墙闻。
柴门寂寂黍(shǔ)饭馨(xīn),山家烟火春雨晴。
庭花蒙蒙水泠(líng)泠,小儿啼索树上莺。
柴门一片寂静屋里米饭香喷喷,农家炊烟袅袅春雨过后天放晴。
院内鲜花迷蒙山间流水清泠泠,小儿又哭又闹索要树上的黄莺。
参考资料:
1、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859-860
黍饭:黄米饭,唐人常以之待客。馨:香。
蒙蒙:形容雨点细小。泠泠:形容流水清脆的声音。
这首诗首头两句写柴门内外静悄悄的,缕缕炊烟,冉冉上升;一阵阵黄米饭的香味,扑鼻而来;一场春雨过后,不违农时的农夫自然要抢墒春耕,所以“柴门”也就显得“寂寂”了。由此亦可见,“春雨”下得及时,天晴得及时,农夫抢墒也及时,不言喜雨,而喜雨之情自见。
后两句写庭院中,水气迷蒙,宛若给庭花披上了轻纱,看不分明;山野间,“泠泠”的流水,是那么清脆悦耳;躲进巢避雨的鸟儿,又飞上枝头,吱吱喳喳,快活地唱起歌来;一个小孩走出柴门啼哭着要捕捉鸟儿玩耍。这一切正都是写春雨晴后的景色和喜雨之情。且不说蒙蒙的景色与泠泠的水声,单说树上莺。树上莺尚且如此欢腾聒噪,逗得小儿啼索不休,更可想见大田里农夫抢耕的情景了。
晚春是山家大忙的季节,然而诗人却只字不言农忙而着墨于写宁静,由宁静中见农忙。晚春又是多雨的季节,春雨过后喜悦的心情是农民普遍的心情,诗人妙在不写人,不写情,单写景,由景及人,由景及情。这样写,既紧扣了晚春的特色,又称得上短而精。方东树谓“小诗精深,短章酝藉”,方是好诗。这诗在艺术上的一个特色,就是它写得短而精,浅而深,景中有情,景外有人,于“澹中藏美丽”(薛雪《一瓢诗话》),于静处露生机。
贯休的诗在语言上善用叠字,如“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陈情献蜀皇帝》),人因之称他为“得得来和尚”。又如,“茫茫复茫茫,茎茎是愁筋”(《茫茫曲》),“马蹄蹋蹋,木落萧萧”(《轻薄篇》),等等。这诗也具有这一艺术特色。在四句诗中,叠字凡三见:“寂寂”,写出春雨晴后山家春耕大忙,家家无闲人的特点:“蒙蒙”,壮雨后庭花宛若披上轻纱、看不分明的情态:“泠泠”,描摹春水流动的声韵。这些叠字的运用,不仅在造境、绘形、模声、传情上各尽其宜,而且声韵悠扬,具有民歌的音乐美。在晚唐绮丽纤弱的诗风中,这诗给人以清新健美之感。
落手新诗吮复吟,自甘壁角挂枯琴。
祈光已吸金茎露,张野俄聆帝乐音。
疗我平生风雅渴,放君高步隽英林。
人间梦想珊瑚树,龙护灵湫万仞深。
山塘七里春如锦,残鸟啼花暝。轻帆微雨别金尊,却恨浮云生长本无根。
如今消息长安路,望断江干树。楼台歌舞是谁家,门外春风飞絮,满天涯。
念昔全盛日,天子方祈年。崆峒拟问道,桂馆延列仙。
葆真号上宫,柳色参云烟。方池下见底,上映壶中天。
长安二三月,游女飞朱軿。蹒跚步金堤,依约遗翠钿。
芙蕖倚红妆,弄影秋江边。我亦时结客,曳杖相周旋。
不知客中人,有此稀世贤。临老诵公诗,抚卷徒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