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我行过汉畤,寥落见孤城。邑里经多难,儿童识五兵。
广川桑遍绿,丛薄雉连鸣。惆怅萧关道,终军愿请缨。
猜你喜欢
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
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
写边庭夜警、卫戍将士奋起守土保国的小诗。描写边塞风光和边地征战的作品,在唐诗中屡见不鲜。早在盛唐时期,高适、岑参、李颀等人就以写这一方面的题材而闻名于世,形成了著名的所谓“边塞诗派”,以后的一些诗人也屡有创作。但这组小诗,却能在写同类生活和主题的作品中,做到“语意新奇,韵格超绝”(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评此组诗语),不落常套,这是值得赞叹的。
“朔风吹雪透刀瘢”,北地严寒,风雪凛冽,这是许多边塞诗都曾写过的,所谓“九月天山风似刀”(岑参),所谓“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再夸张些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李白),“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但总还没有风吹飞雪,雪借风势,用穿透刀瘢这样的形容使人来得印象深刻。边疆将士身经百战,留下累累瘢痕,如王昌龄所写:“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瘢”,其艰险痛苦情形栩栩如生;而这首小诗却写负伤过的将士仍在守戍的岗位上继续冲风冒雪,又不是单就风雪本身来描写,而是说从已有的刀瘢处透进去,加倍写出戍边将士的艰辛。次句“饮马长城窟更寒”,是由古乐府“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句化来,加一“更”字,以增其“寒”字的份量。这两句对北地的严寒做了极至的形容,为下文蓄势。
“半夜火来知有敌”,是说烽火夜燃,响起敌人夜袭的警报。结句“一时齐保贺兰山”,是这首小诗诗意所在。“一时”,犹言同时,无先后;“齐”,犹言共同,无例外,形容闻警后将士们在极困难的自然条件下,团结一致、共同抗敌的英雄气概。全诗格调急促高昂,写艰苦,是为了表现将士们的不畏艰苦;题名为“怨”,而毫无边怨哀叹之情,这是一首歌唱英雄主义、充满积极乐观精神的小诗。
行子在江海,飘飘无固踪。有如芒砀野,朔风卷飞蓬。
朔风无休时,飞蓬日千里。散落天地閒,宁复有归理。
胡雁西北来,一叫三徘徊。何时别沙漠,昨夜宿阳台。
同群一相失,羽翮常低摧。人物有殊性,奈何罹此哀。
昨夜客游初,结交重豪迈。高冠湛卢剑,志若轻四海。
白首悔前图,蹉跎天一隅。寒冬剑门道,失路空踌躇。
深林聚豺虎,绝壁号猩鼯。雪深车轴折,征马惊啼呼。
何当返故处,餐黍居田庐。泪下不能去,肠转如辘轳。
燕口龙泓气象清,钱真此处有遗灵。
仙兄去后师犹在,女弟回时户已扃。
云片尚如披白练,泉声长似诵黄庭。
碧桃花发菖蒲紫,留与人间作画屏。
青精饱饭更无求,丈席相期为探幽。愧我果为迂拙累,不知何以赞王猷。
太守一时留惠爱,诗仙万古自清风。寻常藻绘初何记,终是人心记此翁。
客岁凉秋候,远游婿独先。汝今亦继往,何日始言旋。
勿以老身念,应符内助贤。从兹楼一统,寂寞度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