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尔别何所游,月明江上舟。
异日思君处,凭栏看水流。
猜你喜欢
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
亲朋尽一哭,鞍(ān)马去孤城。
草木岁月晚,关河霜(shuāng)雪清。
别离已昨日,因见古人情。
天地间仿佛充满着身着战甲的将士,这兵荒马乱之际我为何要远行!
亲人和朋友都失声痛哭,我骑着马离开秦州这座孤城。
草木凋零,时间已入岁暮;关河冷落,途中霜雪飘零。
离别虽已是昨日的事情,但见到此情此景我还是有些伤感。
本站。
带甲:全副武装的战士。胡为:何为,为什么。
亲朋:亲戚朋友。孤城:边远的孤立城寨或城镇。此指秦州(今属甘肃天水)。
关河:关山河川。
“别离”二句:因为想到古人离别时的伤感,还是会不断想起昨日离别的情景。
首句以提问开篇。“带甲满天地”意即遍地皆兵。此诗开头就以新颖的语言,矫健的笔力,引起读者注意。次句“君”为诗人自指。作者问自己为什么在兵荒马乱这样的时刻“远行”。
“亲朋”二句写启程时情景。亲友同声痛哭,因为正值离乱,不知此后能否重逢。而诗人则无言地跨上“鞍马”,他实际上也是含着眼泪,告别孤城秦州远去的。一边有声的痛哭,一边无声的饮泣,悲凄之状如在眼前。
“草木”二句点出远行的时间和征途的感受。“草木”零落,时入岁暮。“霜雪”飘洒,关河冷清。这是辞别亲友后途中景致。此联“岁月”二字本当用平,诗人出于内容上的考虑,突破声律常格,上句全用仄,下句四字用平。用拗峭的语言,描绘寒冬的旅程,成为杜甫五律中以入代平的一个诗例,有其值得借鉴之处。
“别离”二句回忆亲朋相送的情谊。与亲朋“别离”虽“已”成“昨日”,由于感念难忘,仿佛就在今天。由此可“见”,“古人”殷殷惜别,是有深“情”厚意的。这里字面上在说“古人”,实指今日之世态炎凉,人情淡薄。
诗以“送远”为题,但从后四句看,“当是就道后作”(浦起龙语)。这样,前四句应是“从道中追写起身时之情事”(浦起龙语)。沈德潜极赞此诗开头是“何等起手”,浦起龙更用“感慨悲歌”四字盛誉前四句。
杜甫在战火纷飞的时刻,离秦州,入蜀道,却并无一个明确的目的。离别时虽然亲朋同声“一哭”,却无人以诗相送,情景是颇为凄凉的。为了自壮“行色”,他“就道”后补写了这首名作。这与他天宝十四载(755年)“免河西尉,为右卫率府兵曹”时所写《官定后戏赠》,很有点相似。不同的是,那首诗作于安史之乱前夕,纯出于游“戏”笔墨,而且“微禄”“耽酒”,“圣朝”“狂歌”,还可为“故山归兴”,“向风”“回首”。而这首诗则写于安史乱中,“带甲满天地”的时刻。“鞍马”入蜀,茫茫前路,还不知依“托”何人,根本没有以笔墨为游“戏”的闲情。回味“昨日”告别场景,想“见”“古人”惜别“情”意,无怪乎要“感慨悲歌”,放声长吟了。
在艺术上,这首诗歌主要艺术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前后照应,形成一体。其次,场面细致,感人至深。再次,虚实结合,增强抒情效果。第四,对比描写,增强情感的表现力。
世路攲危重可吁,菜衣嗟复问正舻。风波岁晚怜江净,鸿雁寒深听雨呼。
年少直看探虎穴,技成翻笑学龙屠。全贞亦有蓬仙诀,锦水丹砂许寄无。
秋色连平海,悠悠送远心。征人辞夕照,孤客倚寒林。
北去舟多雪,西游橐有金。何当一回首,旧隐白云深。
阛阓从来捐道心,荷衣新趁碧云岑。无媒寄谢无尘客,少保门前莫谩寻。
紫薇山下白云边,雨过南湖好放船。满壑松声凉似水,我来同坐月中禅。
历乱烟村,推篷爱煞晴秋爽。柴门栗橡,风定谁敲响。
野鸭濛濛,懒漫勤依桨。鱼蛮莽,惊飞两两,触损玻璃样。
楚山固多猿,青者黠而寿。
化为狂道士,山谷恣腾蹂。
误入华阳洞,窃饮茆君酒。
君命囚岩间,岩石为械杻。
松根络其足,藤蔓缚其肘。
苍苔眯其目,丛棘哽其口。
三年化为石,坚瘦敌琼玖。
无复号云声,空余舞杯手。
樵夫见之笑,抱卖易升斗。
杨公海中仙,世俗那得友。
海边逢姑射,一笑微俯首。
胡不载之归,用此顽且丑。
求诗纪其异,本未得细剖。
吾言岂妄云,得之亡是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