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
昔承推奖分,愧匪挺生材。迟暮宫臣忝,艰危衮职陪。
扬镳随日驭,折槛出云台。罪戾宽犹活,干戈塞未开。
星霜玄鸟变,身世白驹催。伏枕因超忽,扁舟任往来。
九钻巴噀火,三蛰楚祠雷。望帝传应实,昭王问不回。
蛟螭深作横,豺虎乱雄猜。素业行已矣,浮名安在哉。
琴乌曲怨愤,庭鹤舞摧颓。秋雨漫湘水,阴风过岭梅。
苦摇求食尾,常曝报恩腮。结舌防谗柄,探肠有祸胎。
苍茫步兵哭,展转仲宣哀。饥籍家家米,愁征处处杯。
休为贫士叹,任受众人咍。得丧初难识,荣枯划易该。
差池分组冕,合沓起蒿莱。不必伊周地,皆知屈宋才。
汉庭和异域,晋史坼中台。霸业寻常体,忠臣忌讳灾。
群公纷戮力,圣虑窅裴回。数见铭钟鼎,真宜法斗魁。
愿闻锋镝铸,莫使栋梁摧。盘石圭多翦,凶门毂少推。
垂旒资穆穆,祝网但恢恢。赤雀翻然至,黄龙讵假媒。
贤非梦傅野,隐类凿颜坯。自古江湖客,冥心若死灰。
猜你喜欢
南征为客久,西候别君初。岁满归凫舄,秋来把雁书。
荆门留美化,姜被就离居。闻道和亲入,垂名报国馀。
连枝不日并,八座几时除。往者胡星孛,恭惟汉网疏。
风尘相澒洞,天地一丘墟。殿瓦鸳鸯坼,宫帘翡翠虚。
钩陈摧徼道,枪櫐失储胥。文物陪巡守,亲贤病拮据。
公时呵猰貐,首唱却鲸鱼。势惬宗萧相,材非一范睢。
尸填太行道,血走浚仪渠。滏口师仍会,函关愤已摅。
紫微临大角,皇极正乘舆。赏从频峨冕,殊私再直庐。
岂惟高卫霍,曾是接应徐。降集翻翔凤,追攀绝众狙。
侍臣双宋玉,战策两穰苴。鉴澈劳悬镜,荒芜已荷锄。
向来披述作,重此忆吹嘘。白发甘凋丧,青云亦卷舒。
经纶功不朽,跋涉体何如。应讶耽湖橘,常餐占野蔬。
十年婴药饵,万里狎樵渔。扬子淹投阁,邹生惜曳裾。
但惊飞熠耀,不记改蟾蜍。烟雨封巫峡,江淮略孟诸。
汤池虽险固,辽海尚填淤。努力输肝胆,休烦独起予。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楼高一作:楼南/楼台)
青女素娥(é)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chán)娟。
刚开始听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鸣叫声,蝉鸣就已经销声匿迹了,我登上百尺高楼,极目远眺,水天连成一片。
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争艳斗俏,比一比冰清玉洁的美好姿容。
参考资料:
1、邓楚栋,邓亚文.《五朝千家诗(上)唐代千家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01:87
征雁:大雁春到北方,秋到南方,不惧远行,故称征雁。此处指南飞的雁。无蝉:雁南飞时。已听不见蝉鸣。楼南:一作“楼台”。水接天:水天一色,不是实写水。是形容月、霜和夜空如水一样明亮。
青女:主管霜雪的女神。素娥:即嫦娥。斗:比赛的意思。婵娟:美好,古代多用来形容女子,也指月亮。
仅从文本看,诗写深秋月夜景色,然不作静态描写,而借神话传说宛言月夜冷艳之美。首句以物候变化说明霜冷长天,深秋已至。次句言月华澄明,天穹高迥。三四句写超凡神女,争美竞妍。诗以想像为主,意境清幽空灵,冷艳绝俗。颇可说明义山诗之唯美倾向。
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它的特点在于即景寓情,因象寄兴。诗人不仅是写生的妙手,而应该是随物赋形的画工。最通常的题材,在杰出的诗人的笔底,往往能够创造出一种高超优美的意境。李商隐的这首《霜月》,就会有这样的特点。
这首诗写的是深秋季节,在一座临水高楼上观赏霜月交辉的夜景。它的意思只不过说,月白霜清,给人们带来了寒凉的秋意而已。这样的景色,会使人心旷神怡。然而这诗所给予读者美的享受,却大大超过了人们在类似的实际环境中所感受到的那些。诗的形象明朗单纯,它的内涵是饱满而丰富的。
秋天,草木摇落而变衰,眼里看到的一切,都是萎约枯黄,黯然无色;可是清宵的月影霜痕,却显得分外光明皎洁。“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尽管“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可是冰肌玉骨的绝代佳人,愈是在宵寒露冷之中,愈是见出雾鬓风鬟之美。她们的绰约仙姿之所以不同于庸脂俗粉,正因为她们具有耐寒的特性,所以才经得起寒冷的考验。
写霜月,不从霜月本身着笔,而写月中霜里的素娥和青衣;青女、素娥在诗里是作为霜和月的象征的。这样,诗人所描绘的就不仅仅是秋夜的自然景象,而是勾摄了清秋的魂魄,霜月的精神。这精神是诗人从霜月交辉的夜景里发掘出来的自然之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混浊的现实环境里追求美好、向往光明的深切愿望;是他性格中高标绝俗、耿介不随的一面的自然流露。当然不能肯定这耐寒的素娥、青女,就是诗人隐以自喻;或者说,它另有所实指。诗中寓情寄兴,是不会如此狭隘的。王夫之说得好:“兴在有意无意之间。”(《姜斋诗话》)倘若刻舟求剑,理解得过于窒实,反而会缩小它的意义,降低它的美学价值。
范元实云:“义山诗,世人但称其巧丽,至与温庭筠齐名。盖俗学只见其皮肤,其高情远意,皆不识也。”他引了《筹笔驿》、《马嵬》等篇来说明。(见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五引《诗眼》)其实,不仅咏史诗以及叙志述怀之作是如此,在更多的即景寄兴的小诗里,同样可以见出李商隐的“高情远意”。叶燮是看到了这点的,所以他特别指出李商隐的七言绝句,“寄托深而措辞婉”(《原诗》外编下)。于此诗,也可见其一斑。
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一点值得注意:诗人的笔触完全在空际点染盘旋,诗境如海市蜃楼,弹指即逝;诗的形象是幻想和现实交织在一起而构成的完美的整体。秋深了,树枝上已听不到聒耳的蝉鸣,辽阔的长空里,时时传来雁阵惊寒之声。在月白霜清的宵夜,高楼独倚,水光接天,望去一片澄澈空明。“初闻征雁已无蝉”二句,是实写环境背景。这环境是美妙想象的摇篮,它会唤起人们脱俗离尘的意念。正是在这个摇篮里,诗人的灵府飞进月地云阶的神话世界中去了。后两句想象中的意境,是从前两句生发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