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孤驿在重阻,云根掩柴扉。
数声暮禽切,万壑秋意归。
心驰碧泉涧,目断青琐闱。
明日武关外,梦魂劳远飞。
猜你喜欢
少日东床誇坦腹,年馀四十竟浮沈。自惭不是奇男子,空负平生择婿心。
坐惜故人别,年华老渐催。冬深不见雪,春近未逢梅。
船向苕溪去,水从天目来。今宗亦寥落,几处讲筵开。
疆(jiāng)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
定界分秋涨,开帆到曙(shǔ)霞。九门风月好,回首是天涯。
中华:指中原地区。
“定界”句:《新唐书·吐蕃传》:“宰相裴光庭听以赤岭为界,表以大碑,刻约其上。”
诗开篇就说,虽然内地与边疆相隔甚远,但唐朝与渤海在文化上属于“一家”。这指出了双方文化上的一致性。既然文化“本一家”,那么,双方就不会因为地域不同而影响精神上的联系。首联是临别时的劝慰,也表达出双方间的厚谊深情,特别是唐人对东北边疆渤海人的情谊。颔联是对王子文化素养的赞誉。王子勤奋学习,如今博学多才,载誉而归,值得庆贺;王子美妙的文章、诗句都留在中国,为人传诵,这又是值得称道与感谢的。颈、尾联两联诗笔折转,想象王子归途情况及归国后对长安内地的思念。越过赤岭界碑,顺着东流江水,王子扬帆直进,向朝霞曙光出现的东方故国驶去。“曙霞”暗含着对“海东盛国”的赞美。王子到达本国后,追忆在长安时的美好生活,定然会回首遥望,可那时已天遥地远,各在一方了。尾联透露出送行者依依不舍之情,于此可见篇首的劝慰,不仅含有王子的眷恋惜别之情,而且更有送行者本身强作笑容的离愁别绪。
此诗语言清浅朴素,感情色彩浓郁,是一首较好的赠别诗。作为我国各族人民之间亲密交往的历史记载,此诗更有其独特价值。尤其是这首反映了一个重要史实:当时渤海国重视学习、吸取中原文化,以至于中原文化渗透融合进渤海文化的各个方面。
君王宠初歇,弃妾长门宫。紫殿青苔满,高楼明月空。
夜愁生枕席,春意罢帘栊。泣尽无人问,容华落镜中。
昔有王彦方,闇然敦古谊。讼者将取平,望庐恧而逝。
淑问既已昭,弓旌遂麇至。一旦雠其身,侩酤以自秽。
始悟矜名客,良非终隐计。众恶几于道,吾闻之老氏。
华灯看罢移香屧。正御陌、游尘绝。素裳粉袂玉为容,人月都无分别。
丹楼云澹,金门霜冷,纤手摩娑怯。
三桥宛转淩波蹑。敛翠黛、低回说。年年长向凤城游,曾望蕊珠宫阙。
茫茫咫尺,眼前千里,况是明年月。
束发已授书,励志非不早。惊忧百无成,未壮心已槁。
犹随弃繻生,西逐长安道。惜无蜀道篇,惊喜倾贺老。
徒乘弱水舟,不见仙人岛。金光何时拾,愁多讵能扫。
旋游吴越去,子兮中似捣。千岩自此寻,万壑从今讨。
相期阮与刘,共入天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