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薄云蔽秋曦,清雨不成泥。罢贺南内衙,归凉晓凄凄。
绿槐十二街,涣散驰轮蹄。余惟戆书生,孤身无所赍。
三黜竟不去,致官九列齐。岂惟一身荣,佩玉冠簪犀。
滉荡天门高,著籍朝厥妻。文才不如人,行又无町畦。
问之朝廷事,略不知东西。况于经籍深,岂究端与倪。
君恩太山重,不见酬稗稊。所职事无多,又不自提撕。
明庭集孔鸾,曷取于凫鹥.树以松与柏,不宜间蒿藜。
婉娈自媚好,几时不见挤。贪食以忘躯,鲜不调盐醯。
法吏多少年,磨淬出角圭。将举汝愆尤,以为己阶梯。
收身归关东,期不到死迷。
猜你喜欢
原上芳华已乱飞。林间佛日却晖晖。一花六叶殿春归。身外色香空荏苒,鼻端消息正霏微。禅林曲几坐忘时。
黯黯霜华重,漫漫月色昏。虫声咽枯树,人影灭孤村。
犬吠别家客,邻敲隔院门。寒窗镫一粟,相对悄无言。
初随林霭(ǎi)动,稍共夜凉分。
窗迥(jiǒng)侵灯冷,庭虚近水闻。
开始的时候,微雨像树林中浮动的雾气一样,时有时无,若隐若现;渐渐地,分掉了一点夜晚的凉意,让人感觉到了它的存在。
夜深了,它透窗入户,让灯火闪烁不定,离窗很远也能感觉到它的冰凉;仔细听还能感觉到从空旷的院子里传来的轻微淅沥声。
参考资料:
1、彭定求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377
林霭:林中的云气。霭,雾气。稍:渐渐。共:与,跟。
迥:远。一作“逼”。虚:这里是空旷的意思。
李商隐写了不少咏物诗,不仅体物工切,摹写入微,还能够通过多方面的刻画,传达出物象的内在神韵。这首《微雨》就是这样的一首作品。
此诗咏微雨。微雨是不易察觉的,很难把它真切地表现出来。诗中描写全向虚处落笔,借助于周围的有关事物和人的主观感受作多方面的陪衬、渲染,捕捉到了微雨的形象。
开头两句从傍晚时分写起,这时微雨刚下,视觉上像看到它随着树林中的雾气一起浮动,根本分不清是雾还是雨;逐渐地,微雨伴同夜幕降临,它分得了晚间的丝丝凉意。后面两句续写下去,写的是夜已深,而微雨下了很久仍没有停的情景。夜间微雨久久不停,气温随之下降,人在屋内,即使远离窗子,仍然感到有点冷,而那寒气仿佛还侵逼到那闪摇不定的灯火上。久雨后的空气也变得潮湿了,雨点也增加了些重量,在空空的庭院中,可以听到近处水面传来的微弱的淅沥声。四句诗写出了从黄昏到夜晚间微雨由初起到落久的过程,先是全然不易察觉,而后渐能察觉,写得十分细腻而熨贴,但又没有一个字直接刻画到微雨本身,仅是从林霭、夜凉、灯光、水声诸物象来反映微雨带给人的各种感觉,显示了作者写景状物出神入化的艺术功底。用字也极有分寸,“初随”“稍共”“侵”“冷”“虚”“近”,处处扣住微雨的特点,一丝不苟。
这首诗体物传神,刻画入微,虚处着笔,雨中有人。朦胧,迷离,似愁绪,可意会不可言传。全诗不着一个雨字,只是借助周遭相关的事物以及人的主观感受来表现微雨的形态,却是很成功的。
我读卿谋传,巍然擅盛名。天教五不幸,人异百无成。
大业垂今古,微躯任死生。青华仙籍录,身后有馀荣。
花心亭上坐,满眼是湖光。
只为便幽趣,能来倚夕阳。
水边春寺静。柳下小舟藏。
不待清明近,莺花已自忙。
歌以德发,声以乐贵。乐善名存,追仙礼异。
鸾旌拱修,凤鸣合吹。神听皇慈,仲月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