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我欢常在梦,无心解伤别。千里万里人,祇似眼中月。
猜你喜欢
苍苍竹林寺,杳(yǎo)杳钟声晚。
荷(hè)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斜阳一作:夕阳)
青苍的竹林寺,近晚时传来深远的钟声。
背着斗笠披着斜阳,独回青山渐行渐远。
参考资料:
1、蘅塘退士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61.
苍苍:深青色。竹林寺:在现在江苏丹徒南。杳杳:深远的样子。
荷笠:背着斗笠。荷,背着。
这首小诗记叙诗人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它即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是唐代山水诗的名篇。
前二句想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明时已黄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山。诗人出以想象之笔,创造了一个清远幽渺的境界。此二句重在写景,景中也寓之以情。后二句即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灵澈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青山”即应首句“苍苍竹林寺”,点出寺在山林。“独归远”显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结出别意。只写行者,未写送者,而诗人久久伫立,目送友人远去的形象仍显得非常生动。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送别多半黯然情伤,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意境,和作者的寂寞心情。
刘长卿和灵澈相遇又离别于润州,大约在公元769—770年(唐代宗大历四、五年)间。刘长卿于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从贬谪南巴(今广东茂名南)归来,一直失意待官,心情郁闷。灵澈此时诗名未著,云游江南,心情也不大得意,在润州逗留后,将返回浙江。一个宦途失意客,一个方外归山僧,在出世入世的问题上,可以殊途同归,同有不遇的体验,共怀淡泊的胸襟。这首小诗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境界。
精美如画,是这首诗的明显特点。但这帧画不仅以画面上的山水、人物动人,而且以画外的诗人自我形象,令人回味不尽。那寺院传来的声声暮钟,触动诗人的思绪;这青山独归的灵澈背影,勾惹诗人的归意。耳闻而目送,心思而神往,正是隐藏在画外的诗人形象。他深情,但不为离别感伤,而由于同怀淡泊;他沉思,也不为僧儒殊途,而由于趋归意同。这就是说,这首送别诗的主旨在于寄托着、也表露出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因而构成一种闲淡的意境。十八世纪法国狄德罗评画时说过:“凡是富于表情的作品可以同时富于景色,只要它具有尽可能具有的表情,它也就会有足够的景色。”(《绘画论》)此诗如画,其成功的原因亦如绘画,景色的优美正由于抒情的精湛。
南地随缘久,东林几岁空。暮山门独掩,春草路难通。
作梵连松韵,焚香入桂丛。唯将旧瓶钵,却寄白云中。
禅客无心杖锡还,沃(wò)洲深处草堂闲。
身随敝屦(jù)经残雪,手绽寒衣入旧山。
独向青溪依树下,空留白日在人间。
那堪别后长相忆,云木苍苍但闭关。
禅客无心拄杖归去,沃州深山草堂闲居。
身随鞋走脚踏残雪,手补寒衣入住旧屋。
青溪树边一人独依,人间白日空照寰宇。
友人不堪别后相忆,禅客只管修道山水。
1、蒋述卓《禅诗三百首赏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35页
2、蒋述卓《禅诗三百首赏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36页
沃州:山名,在浙江新昌县东。相传晋高僧支遁曾隐居于此。
闭关:闭门谢客。佛教中,信徒在一定期限内(一般为七日)闭居一室,止妄修道;亦称闭关。
我欲长生梦,无心解伤别。千里万里心,只似眼前月。
浮图涌平地,翳彼烧空云。虚堂引脩廊,白昼来清薰。
翛然据胡床,振我衣上尘。芙渠出金沙,气作芝兰芬。
冉冉度池阁,依依著裾巾。道人拂朱弦,攫醳清且纯。
回观笙篁耳,寡和非阳春。步屧中幽讨,禅房径疏筠。
幽窗不见日,无异昔所闻。苍然小山桂,偃蹇冰雪根。
纷纷壁间题,蛇蚓杂凤麟。媸妍等一戏,日月无停轮。
我老厌羁旅,三年困歊氛。年年走长道,东越西游秦。
白汗信挥雨,孤蓬坐如焚。今年下苕霅,过此金兰人。
何山岂不好,积翠相依因。炎威不相贷,可望不可亲。
须君蜡双屐,重来约秋旻。兹游亦萧爽,聊足慰吾勤。
寒澌忽散御沟东,百道清波太液通。望处月华连沼动,祈来雪瑞及春融。
渐听玉碎方流畔,不尽珠遗赤水中。先向龙池沾帝泽,愿歌鱼藻乐皇风。
劝君酒,呼酒来。尚方肉食有腊毒,天赐我酒寿君金屈卮。
君不见汉家中郎丝,廷毁丞相斥,嬖儿吴中脱死归。
阿种者,劝以日饮毋苛斗鸡走狗嘻,不则利剑刺君君莫支。
于乎十七客,肩相随,掊生日者弗能知,阿种真好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