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萧寺春风正落花,淹留数宿惠休家。碧空云尽磬声远,
清夜月高窗影斜。白日闲吟为道侣,青山遥指是生涯。
微微一点寒灯在,乡梦不成闻曙鸦。
猜你喜欢
太博先生志行全,夫人内助实称贤。
寡居勤俭五千日,享福安荣九十年。
已作芝兰绵后裔,却将金玉必深泉。
月卿手自栽松柏,远寄哀辞为惨然。
旅雁(yàn)向南飞,风雨群初失。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tīng)立。
鸥鹭(lù)苦难亲,矰(zēng)缴(zhuó)忧相逼。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
远行的大雁向南飞翔,风雨中与雁群失散。饥渴辛苦的大雁双翅无力地下垂,只好独宿于清冷的河中小洲。
沙鹞和白鹭苦于难以亲近,时刻担心被弓箭射杀。茫茫云海中找不到归宿,有谁来听鸿雁的声声哀号。
参考资料:
1、萧希凤注,宋词三百首简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09,第117页
2、肖笃宋选编,唐宋词三百首(少年版),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05月第1版,第176页
旅雁:征雁。这里比喻战乱时人们纷纷南逃。寒汀立:冷落凄清的河中小洲。
鸥鹭:即沙鸥、白鹭。矰:用丝绳系住的短箭。缴:系在箭上的丝绳。
上阙写失群旅雁遭遇风雨后的疲累饥渴之状与孤独之感。词的首句写冬天雁由北向南迁徙。“情沿物应”,才发而为词,“道寄人知”,借以表达因雁而兴起的伤感。“风雨群相失”的“风雨”,表面是指自然的风雨,骨子里却是喻指人世社会的风雨,是骤然袭来的战祸。接下去便以雁之饥渴辛劳、无力续飞与孤宿寒汀的情景,来比喻人们在逃难途中忍饥受寒、疲惫不堪和孤苦无依的惨状。
下阕以雁之忧惧被人弋射和茫茫无处归宿,以及哀鸣而无人怜顾的孤危,象征他与广大人民当时类似的处境与心情。“鸥鹭苦难亲”一句,承上句“寒汀立”而有所深入。鸥、鹭与雁,都是栖宿于沙洲汀渚之间的鸟类,而说“难亲”,便有地下亦难宁处之苦;“赠缴忧相逼”,则天空中更怕有性命之忧。《史记·留侯世家》载汉高祖歌日:“鸿鹄高飞,一举千里。······虽有赠缴。尚安所施!”而这里的鸿雁苦于身心交瘁,无力高飞,便易被猎人所射杀。如此借旅雁的困厄以写人间的忧患,可谓入木三分。结尾续写旅雁之苦。“云海茫茫”亦即人海茫茫,一语双关,余悲不尽。
全词处处写雁,但又处处在写自身的处境与心绪,收到了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艺术效果。词人写的虽然是个人在逃难途中的遭遇与感受,但作品所反映的内容却具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和普遍的意义。
祗役滞南服,颓思属暮年。闲上望京台,万山蔽其前。
落日归飞翼,连翩东北天。涪江适在下,为我久潺湲。
中叶成文教,德威清远边。颁条信徒尔,华发生苍然。
寄怀三峰守,岐路隔云烟。
琼树歌残璧月遥,閒寻故碣认南朝。草埋眢井胭脂冷,萝绕荒亭雉兔骄。
湖镜几窥红粉倩,山眉犹学黛蛾娇。临春结绮知何处,潮落空江恨未消。
依旧秦淮绕郭流,珍珠河转接荒丘。千村万户环云脚,叠幛层峦拥石头。
复道记曾回玉辇,台城可更护金瓯。我来凭吊斜阳里,烟霭苍茫起暮愁。
牵丝诵经籍,弱冠探仕录。触绪多见违,夙言将安属。
策马涉鲸波,操舟令从陆。扰扰红尘间,焉为问车毂。
渭水既入泾,谁当辨非浊。骐骥虽工步,难与飞鹰逐。
神龙固天矫,变化求所欲。乔松抖唐蒙,首尾竟成束。
将循李陵发,未卫鲍庄足。衔愤戒伊人,富贵生局促。
良工固难遇,拙匠非谋始。胜果君勿忧,自有神人启。
几载勤王事,驱驰不惮频。江山多在目,诗酒自怡神。
行李青囊旧,还家白发亲。悬知明到日,耕钓乐馀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