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烟云浩荡五湖身,老向风尘学问津。
白发只应无奈若,青衫定是可怜人。
草侵吟枕依依梦,花傍愁襟故故春。
江上负暄樵牧晚,素书千里慰萧辰。
猜你喜欢
又名: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bìn)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在江汉就曾经一起作客,每次相逢都是尽醉而还。
离别后如浮云飘流不定,岁月如流水一晃过十年。
今日相见虽然欢笑如旧,可惜人已苍老鬓发斑斑。
为何我不与故人同归去?因为淮上有秀美的秋山。
参考资料:
1、蘅塘退士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年11月版:第128页.
流水:喻岁月如流,又暗合江汉。
淮上有秋山:言淮上风光可恋,伸足上“不归去”之意。
这首诗描写诗人在淮上(今江苏淮阴一带)喜遇梁州故人的情况和感慨。他和这位老朋友,十年前在梁州江汉一带有过交往。诗题曰“喜会”故人,诗中表现的却是“此日相逢思旧日,一杯成喜亦成悲”那样一种悲喜交集的感情。
诗的开头,写诗人昔日在江汉作客期间与故人相逢时的乐事,概括了以前的交谊。那时他们经常欢聚痛饮,扶醉而归。诗人写这段往事,仿佛是试图从甜蜜的回忆中得到慰藉,然而其结果反而引起岁月蹉跎的悲伤。颔联一跌,直接抒发十年阔别的伤感。颈联的出句又回到诗题,写这次相会的“欢笑”之态。久别重逢,确有喜的一面。他们也像十年前那样,有痛饮之事。然而这喜悦,只能说是表面的,或者说是暂时的,所以对句又将笔宕开,写两鬓萧疏。十年的漂泊生涯,使得人老了。这一副衰老的形象,不言悲而悲情溢于言表,漂泊之感也就尽在不言之中。一喜一悲,笔法跌宕;一正一反,交互成文。末联以反诘作转,以景色作结。为何不归去,原因是“淮上有秋山”。诗人《登楼》诗云:“坐厌淮南守,秋山红树多。”秋光中的满山红树,正是诗人耽玩留恋之处。这个结尾给人留下了回味的余地。
绘画艺术中有所谓“密不通风,疏可走马”之说。诗歌的表现同样有疏密的问题,有些东西不是表现的重点,就应从略,使之疏朗;有些东西是表现的中心,就应详写,使之细密。疏密相间,详略适宜,才能突出主体。这首诗所表现的是两人十年阔别的重逢,可写的东西很多,如果把十年的琐事絮絮叨叨地说来,不注意疏密详略,便分不清主次轻重,也就不成其为诗了。这就需要剪裁。诗的首联概括了以前的交谊;颈联和末联抓住久别重逢的情景作为重点和主体,详加描写,写出了今日的相聚、痛饮和欢笑,写出了环境、形貌和心思,表现得很细密。颔联“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表现的时间最长。表现的空间最宽,表现的人事最杂。这里却只用了十个字,便把这一切表现出来了。这两句用的是流水对,自然流畅,洗练概括。别后人世沧桑,千种风情,不知从何说起,诗人只在“一别”、“十年”之前冠以“浮云”、“流水”,便表现出来了。意境空灵,真是“疏可走马”。“浮云”、“流水”暗用汉代苏武李陵河梁送别诗意。李陵《与苏武诗三首》有“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苏武《诗四首》有“俯观江汉流,仰视浮云翔”,其后常以“浮云”表示漂泊不定,变幻无常,以“流水”表示岁月如流,年华易逝。诗中“浮云”、“流水”不是写实,都是虚拟的景物,借以抒发诗人的主观感情,表现一别十年的感伤,由此可见诗人的剪裁功夫。
帝女出天津,和戎转罽轮。川经断肠望,地与析支邻。奏曲风嘶马,衔悲月伴人。旋知偃兵革,长是汉家亲。
天作冯叟居,山僧尚嫌僻。开门因两树,结宇倚翠壁。溪南有微径,时遇采芝客。往往白云生,对面千里隔。机忘若僮仆,常与猿鸟剧。晒药上小峰,庭深无日色。自忘归乡里,不见新旧戚。累累子孙墓,秋风吹古柏。
一种灵苗体性殊。待秋风、冷透根株。散化开、百亿黄金嫩,照天地清虚。
九日持来满座隅。坐中观、眼界如如。类长生、久视无凋谢,称作伴间居。
持身乏古节,寸禄久栖迟。暂寄灵山寺,空吟招隐诗。
读书清磬外,看雨暮钟时。渐喜凉秋近,沧洲去有期。
风雨非天质,清宁讵可溢。况复骤与飘,何以能终日。
人心良亦然,失者同于失。馀食苟相矜,赘行难自黜。
惟圣法天,天与道匹。孔德之容,既安且密。有物混成,其中窈谧。
四大群游,众甫胥昵。行绝马车,止非宫室。开无关键,解无绳繂。
知三守三,去三抱一。吾不知其名,自然之道毕。奈何叔季人,强为蜮中虱。
始执躁轻心,究归奢泰术。神器走虚空,强为遭呵叱。
安知天下毋,已先天地出。
灵和殿柳及春荣,顿尽风流散落英。池草碧时空有梦,人琴亡后不成声。
案头尘掩銮坡橐,门下哀衔玉笋生。遗业萧条维四壁,夕阳孤映穗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