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金何日上燕台,致主犹轻乐毅才。便是功名未如意,报恩宁肯惜重来。
猜你喜欢
谁遣儿童善饮牛,饮时常赴最清流。中林不着幽人室,知在前村第几丘。
梦中尚忆曾游处,多在排云涌雪间。玉涧清泠寒脱齿,金台苍翠郁孱颜。
天池倒影沈圆象,丹灶何年熟大还。郑老襟期谁得似,月明环佩响空山。
回潭石下深,绿筱(xiǎo)岸傍密。
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
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
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江上碧波荡漾清水悠悠,江水退去露出小岛沙洲。岩石下潭水漩流不见底,绿油油细竹傍岸长得稠。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鲛人潜在潭底不见踪影,渔翁唱起棹歌自在优游。
回想起与您分手的时候,泛舟的情景就像在昨日。夕阳开返照,中坐兴非一。夕阳斜照着傍晚的景物,独坐在小岛上兴味无穷。
向南方遥望家乡鹿门山,归来满腹都是别绪离愁。
参考资料:
1、彭定求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70
2、邓安生孙佩君.孟浩然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59-60
沙屿:沙滩和小岛,泛指小沙岛。回潭石下深,绿筱(xiǎo)岸傍密。筱:细竹子。傍:一作“边”。
鲛人:又作“蛟人”,神话传说中居于海底的怪人。渔父:渔翁。父,老人的通称。歌自逸:一作“自歌逸”。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
开返照:一作“门返照”,又作“开晚照”。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鹿门山:在襄阳城南三十里。如:一作“相”。
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
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
夕阳开返照,中坐兴非一。
此诗可分三部分。前六句为一部分,描写诗人汉江泛舟和登江中孤屿的情景。先写潮水退后,清悠悠的汉水中,小岛显得更加突兀。这两句诗扣题面而不直接写登孤屿,而只以“水落沙屿出”暗示。紧接着重写汉江:大石下的回水潭,深不可测。岸边的翠竹,密密匝匝。传说中的鲛人,潜伏在水中。江上的渔父唱着歌儿,怡然自得。张华《博物志》载:“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其眼能泣珠。”诗人将汉江、汉江两岸的景色、传说中的鲛人、江上的渔父交织在一起,多角度地表现汉江的神奇美丽。既写游汉江,同时也为后文回忆与王迥泛舟作铺垫。
第二部分共四句,回忆与王迥游江和登江中孤屿。诗兴非一,兴致无穷,不一而足,由于有第一部分作铺垫,这里只以“夕阳”一句景语,“中坐”一句情语,就将两人一起游览的情景,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最后两句为第三部分,抒写诗人对王迥的思念。因为思念王迥,遥望王迥住的鹿门山;回到家中,仍然怅然若失。诗以美丽的汉江为背景,以游汉江为情节,把相思的感情通过具体的生活抒写出来,真挚而又绵长。结构上以游汉江开始,以归家作结,中间插入一次游汉江的回忆。全诗浑然一体,一气呵成,如同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
玉辔偏禁塞马骄,武皇身试汉嫖姚。事传柏谷知非久,路入榆关恐更遥。
赖有典章垂宇宙,愧无忠悃达云霄。春来莫厌貂裘重,积雪燕山尚未消。
高僧丈室素壁立,色如积雪光如湿。卧云主人发清狂,泼翻一斗松煤汁。
由来笔可补化工,化出苍髯老黑龙。老龙惟肯半身见,半身何处藏虚空。
龙性变化原无穷,头角插戟尾掉风。行处雷电云雨从,岂知时序当严冬。
蛰龙垂首等蛰虫,丰隆捉龙掷壁上,更化百尺之老松。
老松前身是老龙,松龙虽别神灵通。趺坐犹然风雨后,犹作涛声吼定中。
高高亭子敞晴岚,胜日跻攀乐事耽。地接风云非塞上,山分大小似淮南。
桃花乍映珊瑚盏,春色偏寒玳瑁簪。共道谢公声妓好,不妨留听缓归骖。
妙龄才思涌如泉,末技文章不自贤。馀子岂知多问寡,老生端许一当千。
淹留莫止为山篑,收拾终同至海川。云路笔间天尺五,会令鸡犬亦能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