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门近沧浪水,堂深泰华莲。
光芒珠一粟,相貌佛诸天。
树老半无叶,僧閒谁问禅。
雨暘须大士,泽国屡丰年。
猜你喜欢
一刹传经地,诸天诞佛辰。
犹将清净水,更浴涅盘身。
居士应无垢,菩提各有因。
要须凭苦海,万里涤情尘。
生灭成宗劫,慈悲种善因。
纷纷嗟蠢动,一一付波臣。
物我形声异,人禽爱恶均。
不堪明月夜,小艇掷丝纶。
水花风叶暮萧然,霭霭云山带暝烟。
伫立东轩未能去,更看明月涌晴天。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此诗写观看祈雨的感慨。通过大旱之日两种不同生活场面、不同思想感情的对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水浒传》中“赤日炎炎似火烧”那首著名的民歌与此诗在主题、手法上都十分接近,但二者也有所不同。民歌的语言明快泼辣,对比的方式较为直截了当;而此诗语言含蓄曲折,对比的手法比较委婉。
首句先写旱情,这是祈雨的原因。《水浒》民歌写的是夏旱,所以是“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此诗则紧紧抓住春旱特点。“桑条无叶”是写春旱毁了养蚕业,“土生烟”则写出春旱对农业的严重影响。因为庄稼枯死,便只能见“土”;树上无叶,只能见“条”。所以,这描写旱象的首句可谓形象、真切。“水庙”即龙王庙,是古时祈雨的场所。白居易就曾描写过求龙神降福的场面:“丰凶水旱与疾疫,乡里皆言龙所为。家家养豚漉清酒,朝祈暮赛依巫口。”(《黑潭龙》)所谓“赛”,即迎龙娱神的仪式,此诗第二句所写“箫管迎龙”正是这种赛神场面。在箫管鸣奏声中,人们表演各种娱神的节目,看去煞是热闹。但是,祈雨群众只是强颜欢笑,内心是焦急的。这里虽不明说“农夫心内如汤煮”,而意思已全有了。相对于民歌的明快,此诗表现出含蓄的特色。
诗的后两句忽然撇开,写另一种场面,似乎离题,然而与题目却有着内在的联系。如果说前两句是正写“观祈雨”的题面,则后两句可以说是观祈雨的感想。前后两种场面,形成一组对照。水庙前是无数小百姓,箫管追随,恭迎龙神;而少数“几处”豪家,同时也在品味管弦,欣赏歌舞。一方是惟恐不雨;一方却“犹恐春阴”。惟恐不雨者,是因生死攸关的生计问题;“犹恐春阴”者,则仅仅是怕丝竹受潮,声音哑咽而已。这样,一方是深重的殷忧与不幸,另一方却是荒嬉与闲愁。这样的对比,潜台词可以说是:世道竟然如此不平啊。这一点作者虽已说明却未说尽,仍给读者以广阔联想的空间。此诗对比手法不像“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那样一目了然。因而它的讽刺更为曲折委婉,也更耐人寻味。
霏微著草树,渐布与阶平。远近如空色,飘飏无落声。
飞鸦疑翅重,去马觉蹄轻。遥想故山下,樵夫应滞行。
象载瑜,粲六牙。至万里,自流沙。入天闲,服舆皂。扈法驾,彰大造。
翩翩哉,赤鸿来。超虞罗,翔玉台。翮五文,丽以鲜。衔灵芝,咽醴泉。
兆嘉祥,禔景福。八荒来,四夷服。
欹枕更残夜正深,凄风苦雨助哀吟。蓼莪忍诵思亲句,犬马难忘报主心。
望断江关愁极目,梦回京国涕沾襟。离离禾黍添新恨,何日西归得好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