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一度春来一度新,翠光长得照龙津。
君王自爱天然态,恨杀昭阳学舞人。
猜你喜欢
律到御沟春,沟边柳色新。细笼穿禁水,轻拂入朝人。
日近韶光早,天低圣泽匀。谷莺栖未稳,宫女画难真。
楚国空摇浪,隋堤暗惹尘。如何帝城里,先得覆龙津。
行行及好春,又遇可交人。解缆晨呼伴,停桡夜作邻。
细吟红杏雨,同醉绿杨津。客路四千里,劳君慰藉频。
秋夜访秋士,先闻水上音。
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
响遏碧云近,香传红藕深。
相逢清露下,流影湿衣襟。
全诗四联均写景,无一句议论,无一句抒怀,但却弥漫着凄清的氛围,渗透着悲凉的情思。细细品味,如饮醇酒,回味无穷。首联“秋夜访秋士,先闻水上音“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秋夜“本已凄清冷寂,而所访者又是“秋士“,更暗寓幽怨之意。古人云:“春女怨,秋士悲“。所谓“秋士“即谓暮年不遇者,借园主人当属此类。袁枚自己虽曾步入仕途,任过县令,但因升迁无望等原因,早于七年前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两人在感情上是相通的,诗人此行“访秋士“即是以此为前提的。当诗人步入借园,首先听到的“水上音“就是笛声。这笛声作为一种听觉意象是全诗的中心意象。它是借园主人心声的流露,感情的寄托。诗在首联引出“水上音“之后,中间两联即集中笔墨对其进行描写。但诗人并没有单纯地去描写笛声,而是以视觉意象“月色“及嗅觉意象“藕香“作为陪衬烘托,使笛声意味更加丰富感人。颔联“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乃是脍炙人口的名句。“一笛“指笛声,“酒人“指微醺的借园主人,他在借酒消愁之后,还嫌不足,又以笛声抒其情怀。在中国古诗中,笛声基本上都是幽怨悲哀的意象,这首诗中的“笛声“也不例外。“一笛酒人心“抒发的乃是“秋士“不遇的哀愁之心,而描写笛声在冰凉如水的月色中飘荡,仿佛笛声也浸透了清冷的月色,更增添了笛声凄怨的情韵。笛声感情虽然哀怨,但借园主人吹奏技巧却十分高超,故颈联一转云:““笛声嘹亮,仿佛阻遏了夜空中的碧云,同时水中飘来了红藕的幽香,与笛声交织往还,好像笛声也具有了香气。作者先闻“水上声“,既产生了感情的共鸣,又陶醉在音乐的享受之中,所以久久伫立,直到笛声结束,才想起要与友人相会。尾联云:“”此联乃回应首句,当作者在秋夜听完友人的一曲笛声之后,终于迎来了与“秋士“的相逢之时,但他们却久久的相对无语,身影沉浸在流泻的月光下,显得格外宁静;他们的衣襟被清凉的窗露沾湿了,犹如他们的心灵也被凄清的笛声净化了一般。友人的心声已在笛声中倾诉殆尽,作为知心朋友,作者对此已经领会和理解,无须多问,亦不必多言,两人心灵达到了高度的默契。诗的收束像不尽的笛声的余音一样,让人回味无穷。
这首诗歌的主旨在于表现作者与李晴江作为知音的深厚友谊,诗中却无一语表达此意,只是写自己夜访友人听其“月下吹笛“时的景象与两人相逢时无言的情状,但自有一股感情之泉流注全篇,这也正体现了袁枚“凡作人贵直,而作诗文贵曲“(《随园夜话》)的诗论理念。
舳舻泝隋堤,积潦涵楚甸。
大帆挂长樯,薰飚借良便。
气张中军旗,势疾强弩箭。
浪头喷飞雪,波心落流电。
或如春雷振,又若疾雨溅。
天空文鹢归,珠媚渊龙战。
久来去意切,幸此行色变。
舟子啸引项,挽夫喜盈面。
揭篙无施劳,跃马莫我先。
行吁思景附,坐指交勇羡。
日阴未顷刻,道里历宇县。
津亭倏渡淮,官堠俄入汴。
盛夏草树齐,远水苹藻遍。
晚景稍可爱,少瞬不再见。
我非欲速者,疾目憎转眩。
衣袂聊虚凉,心焉独安宴。
向夕风少休,迟留乐幽倦。
神鳌载弁青浮红,水晶宫阙神人宫。
金铺雕础固且崇,参差珠阁当天中。
仰瞻倍扆天人容,天威只赤下地通。
白云之乡帝乘龙,翩然大荒灵下降。
彩烟绮雾陛九重,灵鹤万舞来从东。
五方之人叩吉凶,帝愍下土叩辄从。
物不疵疠岁屡丰,十日一雨五日风。
圣人体天上帝同,好生之德天同功。
祝圣人寿生聪聪,倥侗至德还古蒙。
弥天万年天无终。
水边活计最天然,物外相忘事事便。门柳每招黄蝶舞,岸莎常衬白鸥眠。
雨蒸荷叶香浮屋,风搅芦花雪满船。不动舌根谈实相,客来何必竖空拳。
骊龙有明珠,奇气久磅礴。一为鲛人采,夜半泣海若。
至宝谅难得,珍藏思远托。如何贱所贵,用之以弹雀,弹雀亦何惜,一去恐流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