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绿树成阴四月天,紫桐花放石池边。
风光暗换人双鬓,一别江南二十年。
猜你喜欢
工夫作用中宵昼。点化无中有。真气长存,童颜不改,底用呵磨皱。一身二五之精媾。积得婴儿就。试问霞翁,三田熟未,还解飞冲否。
房琯隐陆浑,矫矫负令誉。天下为己任,高谈颇有馀。
一朝将重兵,车战竟何如?所恃楫与秩,岂知皆竖儒。
哀哉四万人,流血成沟渠。名士苦无用,万古成欷歔。
有愧诸葛公,不轻出茅庐。
春来农事及,雨过田水满。呼童具犁锄,耕作趁春暖。
但愿黍稷稔,客至得相款。此外复何求?读书识吾短。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
寻常不省(xǐng)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远来的信使刚进门,我就流下眼泪。妻子吃惊女儿哭,探询:这是什么原因?
她们猜想:“平常不曾有过这样的事情,应该是江州司马白乐天寄来了书信。”
参考资料:
1、吴大奎马秀娟.元稹白居易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40-41
远信:远方的书信、消息。何如:如何,怎么样。用于询问。
寻常:平常,平时。不省:谓未见过。江州司马:即白居易。
这是一首构思奇特的小诗。题目是《得乐天书》,按说,内容当然离不开信中所言及读信所感。但诗里所描绘的,却不是这些,而是接信时一家人凄凄惶惶的场面。诗的第一句“远信入门先有泪”,是说,诗人接了乐天的江州来信,读完后泪流满面。第二句笔锋一转,从妻女的反应上着笔:“妻惊女哭问何如。”诗人手持远信,流着泪走回内室,引起了妻儿们的惊疑:接到了谁的来信,引起他如此伤心?这封信究竟带来了什么噩耗?妻女由于困惑,发而为“惊”、为“哭”、为“问”。可她们问来问去,并没有问出个究竟。因为,诗人这时已经伤心得不能说话了。于是,她们只好窃窃私语,猜测起来:自从来到通州,从没见什么事使他如此激动,也从未见谁的一封来信会引得他如此伤心。够得上他如此关心的人只有一个──白乐天。这封信,八成是江州司马白乐天寄来的了。
小诗向来以直接抒情见长,几句话很难写出什么情节、场面。元稹这首小诗,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写出了场面、情节,却不直接抒情。他在四行诗里,画出了“妻惊女哭”的场景,描绘了“问何如”的人物对话,刻画出了“寻常不省曾如此”的心理活动,而诗人万端感慨,却只凝铸在“先有泪”三字中,此外再不多说。全诗以素描塑造形象,从形象中见深情,句句是常语,却句句是奇语。刘熙载《艺概》说:“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其实,用常得奇者,岂止白香山为然,香山的好友元微之,早就越过这道“重关”了。
蒨罗绉薄剪薰风,已自花明蒂亦同。
不肯染时轻著色,却将密绿护深红。
知尽人情天岂异,未知何啻隔天地。
少时气锐未更谙,不信人间有难事。
知尽人情与天意,合而言之安有二。
能推已心达人心,天下何忧不能治。
谢安游赏去,别酒惜临分。
万里甘为客,三春苦送君。
风帆唏逆水,江树入空云。
若过青山下,须题李白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