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曾上青泥蜀道难,架空成路入云寒。
如何却向巴东去,三十六盘天外盘。
猜你喜欢
粗缯(zēng)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pēng)瓠(hù)叶,强随举子踏槐(huái)花。
囊(náng)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xù)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
不喜欢陪伴着老儒一块清谈过“烹瓠叶”那样的苦日子,决定随从举子们参加科举考试。
口袋里没有钱不置办那“看花”的马,但会看取令人眼花缭乱的“择婿车”。
考试得中仍然可以向世俗的人们夸耀,诏书上如鸦的黑字新写着俺的名字。
参考资料:
1、潘亚萍.古诗文注释.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143
腹有:胸有,比喻学业有成。诗书:原指《诗经》和《尚书》。此泛指书籍。气:表于外的精神气色。华:丰盈而实美。
老儒:旧谓年老的学人。举子:指被推荐参加考试的读书人。槐花: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及花蕾。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及时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前者习称“槐花”,后者习称“槐米”。踏槐花:唐代有“槐花黄,举子忙”俗语,槐花落时,也就是举子应试的时间了,后因称参加科举考试为“踏槐花”。
囊空:口袋里空空的,比喻没有钱。择婿车:此指官贾家之千金美女所座之马车,游街以示择佳婿。唐代进士放榜,例于曲江亭设宴。其日,公卿家倾城纵观,高车宝马,于此选取佳婿。
得意:即“春风得意”,意谓黄榜得中。世俗:社会上流传的风俗习惯。诏黄:即诏书,诏书用黄纸书写,故称。字如鸦:诏书写的黑字。
苏轼的这首《和董传留别》可能不为普通读者所熟知,而其中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却广为传诵,原因就在于它经典地阐述了读书与人的修养的关系。中国的读书人向来把读书视为积累知识、增长学问的有效途径。读书的作用不仅在于占有知识,还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尤其是常读书,日积月累就会使人脱离低级趣味,养成高雅、脱俗的气质。清代学者梁章钜说:“人无书气,即为粗俗气,市井气,而不可列于士大夫之林。”事实证明,读书与不读书,读书多与读书少的人,所表现出的内在气质与素质是绝不相同的。“腹有诗书”指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气”可以理解为“气质”或“精神风貌”。全句的重心在“自”上面,它强调了华美的气质是饱读诗书的必然结果。
就苏轼送别的这位朋友董传而言,“气”不应简单地指读书所带给人的儒雅之气,更指古代读书人所推崇的在面对人生的失意和困窘时的乐观豁达的态度。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而能“不改其乐”。王勃在人生落魄时高唱“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董传身处贫穷,却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追求着自己的人生目标,这可以从“囊空不办寻春马”一句看出。显然,苏轼对董传的人生态度还是非常欣赏的。在临别时送给朋友这一句,既是赞美,也是安慰。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阐明了读书与高雅气质的必然联系,凝练概括,深得读者喜爱。今天人们引用它来说明读书求知可以培养人高尚的品格和高雅的气质。也用来赞美别人学问渊博、气度不凡。
怜渠已解咏诗章,摇膝支颐学二郎。
莫学二郎吟太苦,才年四十鬓如霜。
轩车此去也逢时,地近湘南颇入诗。一月计程那是远,
中年出守未为迟。水边花气熏章服,岭上岚光照画旗。
想得化行风土变,州人应为立生祠。
岁云暮矣北风凉,独立高楼望大荒。雾气似尘黄作色,日轮如血赤无光。
经纶尚有诸公在,韬略原非我辈长。凭仗天威驱号令,由来和气致休祥。
先生种柳懒低头,肮脏门前也可羞。
莫向东风弄霜雪,且随风势衮成毬。
梅花雪洗香尘陌,柳淡官桥春一色。家家对月赏元宵,火树鳌山高百尺。
九街箫鼓沸春声,灯下女郎连袂行。唱尽开元太平曲,月轮已过西楼楹。
西风萧萧鸿雁鸣,行子悠悠随旆旌。百年衣食仰奔走,四海甲兵纷战争。
猥将笔札事卿相,叨备戎行陪俊英。军中草檄吾何有,马上操觚汝所能。
人称阿买八分好,我爱永兴戈法精。吾女咿嚘学言语,汝儿读书知姓名。
中年窃禄正为此,使有石田归力耕。汝今还家我羁旅,各劝加餐调寝兴。
升堂再拜谒从母,儿妹踉跄欣走迎。扁舟石湖上先陇,霜露既降草木零。
丁宁为我戒樵牧,慎勿剪伤松柏青。我欲还山结茅屋,五岳逍遥期向平。
乞身时宰若未许,南望白云劳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