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身在逍遥境,开庵寓此身。
红尘不到处,白日独閒人。
月满云月夜,花留玉洞春。
坐中无俗客,猿鹤故相亲。
猜你喜欢
伤心莫问前朝事,重上越王台。鹧(zhè)鸪(gū)啼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
怅(chàng)然孤啸,青山故国,乔木苍苔。当时明月,依依素影,何处飞来?
不要再问前朝那些伤心的往事了,我重新登上越王台。鹧鸪鸟哀婉地啼叫,东风吹指初绿的衰草,残阳中山花开放。
我惆怅地独自仰天长啸,青崇山峻岭依旧,故国已不在,满目尽是乔木布满苍苔,一片悲凉。头上的明月,柔和皎洁,仍是照耀过前朝的那轮,可是它又是从哪里飞来的呢?
本站。
前朝:此指宋朝。越王台: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所建,为驻兵处。
素影:皎洁银白的月光。
中唐诗人窦巩有《南游感兴》七绝云:“伤心欲问前朝事,唯见江流去不回。日暮东风青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而窦诗显然又源于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本曲的前五句,化用窦巩的诗意,而“鹧鸪啼处”云云,则明显地流露出了霸业不存、风流事散的兴亡之感。倪瓒生活在元代的中晚期,无所谓遗民思想,曲中的“前朝事”是将越王台沿经的历史一网打尽,并不专指宋朝;但历史的盛衰、岁月的无情,一样会引起怀古者的“伤心”。窦诗是“伤心欲问前朝事”,而小令却“伤心莫问前朝事”,一字之差,绝望和无奈的感情色彩就表现得更加强烈。
作者禁不住“怅然孤啸”。“啸”是感情激越、一舒抑塞的表现,而一个“孤”字,又有心事无人知会的意味。“青山故国,乔木苍苔”是登台的所见,它较之前片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更增加了悲凉的色彩。“当时明月”等三句又借助了唐诗的意境。刘禹锡《石头城》有“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的诗句,李白《苏台怀古》也说“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明月是历史的见证,如今“依依素影”又高悬在越王台的上空。诗人独发一问:“何处飞来?”问得似乎突兀,但含意是十分显明的:“当时”的江山久已换主,那么“当时”的明月怎么又会飞来重临呢?这一笔同前引的《石头城》《苏台怀古》一样,是借助嗔怪明月的多事、无情,抒发怀古的幽思。作者起笔云“伤心莫问前朝事”,至此还是问了,并问得那样投入、那样悲哀。“依依”是依恋不去的模样,说明明月在天空徘徊已久。而诗人从“残照”时分直留到月夜,这“依依”两字也就成了一种移情手法,表现出了作者对故国山河的倦倦深情。
这首小令除了善于从唐人诗句中袭意外,在景物的描写上也深得风神。“东风草绿,残照花开”表现江山无主,“青山故国,乔木苍苔”表现世事无常。以此为陪主之宾,则“越王台”的悲凉寂寞自在意中。又诗人选取了亘古恒在的景物如东风、残照、青山、明月,与时过境迁的绿草、野花、乔木、苍苔交插在一起,在特定的空间中导入了苍茫的时间感,从而将抚今思古的主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旭日多横照,幽岩得粹华。次山名此地,潇水汇其涯。
峭壁生云叶,危根溅浪花。终携羡门侣,晨坐咽东霞。
舒啸闲平理乱心,古来贤达几升沉。只宜一唱紫芝曲,不用三思梁甫吟。
青青城畔柳条新,折向河桥赠远人。行部霜飞三辅肃,归朝花发五陵春。
亦知枌社情偏系,可奈桑林念转频。明到宵衣如召对,不须重拟大东陈。
天峰静者巢箕叟,著书不为牛马走。夜雨题诗寄日边,观者辟易皆缩手。
呜呼大雅久不闻,吾道悠悠付林薮。伏龙凤雏人未知,腴田猥大皆稂莠。
将军为志穷益坚,鲁儒虽死不更守。鹪鹏有翅须抟风,苦李当道谁开口。
京师车马十二门,一日万亿无不有。吞腥啄腐何卒卒,正坐诮言芷渐滫。
可怜惠施多才卿,不悟据梧瞑低首。功名浩荡怅何许,置身谋虑苦不久。
盍似渊明归去来,不作折腰求五斗。饱食大人如肉山,衮衮奔驰气如吼。
东山野人气亦芒,郎将自昔今独否。谁能脂韦化百鍊,世态欻如屈伸肘。
何时尊酒话畴昔,击节新诗意非苟。
昔年我见杯中渡,今日人言鹤上逢。两虎定随千岁鹿,
双林添作几株松。方瞳应是新烧药,短脚知缘旧施舂。
为僧时先有脚疾。欲请僧繇远相画,苦愁频变本形容。
名场羡尔一身收,墨诏新衔拜醉侯。
艇子旧装莲叶样,吴儿殊有串珠喉。
轻舆软径花间驭,晚翠朝烟水上楼。
我有清狂公记取,十旬三度净慈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