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之子云霞居,地隔千万山。
三年三过我,一见一开颜。
袖出西游编,字字破天悭。
可怜东门享,不及海上閒。
后会不可期,天步方艰难。
赠别可言无,鸟倦宜知还。
白发暮倚闾,山空水潺潺。
道逢两伦魁,风采照人寰。
出处各有适,为问二者间。
李周两太史,笔削凛二班。
为问静中得,何方济时艰。
老我疾病馀,癙尤涕空潸。
回雁可寄书,勿诿殆且烦。
猜你喜欢
苍龙挂秋汉,凉风鼓吾祛。
夜中不能寐,慷慨悲有余。
美人背我去,山川渺盘纡。
平生嵇叔夜,龙性不可拘。
以兹直谅益,弱念咸刊除。
四海岂无交,谁为真丈夫。
温蜀本兄弟,不过姓氏殊。
临分悄无言,执手空踟蹰。
世事举目知,安能共沦胥。
君理江介枻,我念苕滨庐。
后会难前期,且复立期须。
努力崇明德,岁寒盟可沦。
构难群阴惨不舒,起元贞下定何如。天心晦昧成丰蔀,人意推排到剥庐。
班马萧萧声始尔,征鸿渺渺目愁余。瑶阶鶗鴂鸣何急,可似长杨奏赋初。
乍整云翘。黏鸡宴罢,重见风标。偷眼形相,眉如月好,人入春娇。
相思暮暮朝朝。知惩日、相思便消。怊怅萧郎,空教望断,珠襻香腰。
隐者园林昼不哗,冠山楼阁护青霞。平安日上琅玕竹,富贵春行锦绣花。
高鸟时排朱槛过,远溪正带白云斜。江城只解听丝管,何处能来玉女车?
何以度晨昏,萧然四壁存。缁衣怜旧主,白发傍空门。
业净依菩萨,家贫任子孙。馀生抛不顾,老泪滴无痕。
世事空花过,愁心落叶繁。愿将香积供,千里劝加餐。
一枕清风直万钱,无人肯买北窗眠。
开心暖胃门冬饮,知是东坡手自煎。
西风落日草斑斑,云薄(bó)秋空鸟独还。
两鬓(bìn)霜华千里客,马蹄又上太行山。
落日时分西风吹动草色间杂的劲草,气清云淡,秋空中飞鸟独还。
两鬓白如霜雪的我在山道孤身跋涉,策马奔行再次踏上太行山。
参考资料:
1、王英志注评.明人绝句三十家赏评:黄山书社,1991年04月:50
太行:太行山。此指山西境内的太行山。斑斑:草色间杂。
霜华:形容如霜花一样花白。千里客:作者自称。
这是一首行旅诗。
“风落日草班班,云薄秋空鸟独还。”描绘出一幅太行山中暮色苍茫的秋景图。“西风”两字,既点明此时太行的季节,又突出作者身临太行山的感受。劲扫落叶的秋风拂面吹来,最易使人想起天地的肃杀而惆怅思归。诗人登临眺望,只见夕阳西坠,或枯黄或残绿的杂草在落晖中阴暗参差,显得色彩错杂斑驳。平视惟有满山遍野的衰草,夹着残光惨淡的落日,一片萧索;仰望天空,暮云逐渐密布了高远的秋空,笼罩了连绵的群山,朦朦胧胧、寂寂寥寥,只有一只回山归巢的鸟儿在孤飞,够凄清的。萧索凄清构成了诗人即景抒情的环境氛围。在这里,归鸟的描写颇有画龙点晴的妙用,鸟的飞动点活了天高云淡的静态画面,使整幅画面有了生气,更是寄托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与前面令人思归的气氛正相呼应。这两句寓情于景,为后两句的抒情作了铺垫。
“两鬓霜华千里客”,是作者自述生平。诗人自二十五岁入宦途起,先后出使湖广,招抚川贵,巡按江西,三十三岁时巡抚河南、山西至半百之年,如今自己已经鬓发花白;长年累月地远旅他乡、奔波道路,写此诗时在山西巡抚任上,与家乡钱塘遥隔千里,故自己是千里为客。这一句准确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的自身形象。客居他乡岁月之久,距离之远,心中愁绪不断。然而,“忧国忘家。计安宗社”的政治家于谦最后一句陡然振起“马蹄又上太行山”。诗人立马太行,雄视千里的英雄形象,感受到了他两鬃霜华却壮心不已,辗转千里却生命不衰的烈士情怀。
此诗以简淡的笔触,勾勒出西风落日的深秋,诗人孤身跋涉太行途中的心情。触景兴怀,孤鸟知还,顾盼自身,感从中来,不直写思想感情,也不刻意求工,而粗笔勾画,力求意态自然。它在写法上也颇具一格,看似景与情分写,其实一体连贯,承转自然,形成先抑后扬的感情波澜,读来别有一番顿挫之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