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徐翁来自江东南,乌纱白发风毵毵。登堂拜兄报弟礼,满坐和气回春酣。
兄酬弟劝杂乡话,吾辈之乐乐且湛。吾宗老稚数百指,或有囷积无储甔。
杜陵破屋随长镵,万间广厦犹空谈。范家义田久不置,比郡尚觉仁风覃。
少年慕古老亦谙,况有禄俸馀温甘。兄才庙堂足经济,弟力自与田园堪。
分田命仆课耕穫,笑指庾廪高巉巉。留餐岂止树间饭,斛赠不待囊中探。
坐令骨肉异涂路,饥者有食寒者褴。遗泽犹应溉枯涸,清风断可驱顽贪。
弟为遗叟居江潭,兄为元老峨冠簪。始知吏隐各有乐,俯仰不愧三才参。
翁年未衰筋力健,水可方艓陆可骖。明当报成向兄贺,大笑共吸鲸杯三。
猜你喜欢
东运楼船白粲多,紫髯英气有谁过。
炮车云起天垂野,飓母风来雪涌波。
海上神仙见徐福,关中父老识萧何。
幕宾不尽长才用,早晚薇垣响佩珂。
春夜别清樽,江潭复为客。叹息东流水,如何故乡陌。
重树日芬蒀,芳洲转如积。望望荆台下,归梦相思夕。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同行兄弟在郑原野上话别,共同担心前路艰难。
骑马回头还在大梁田间巡行,想来远行家兄已经翻过崤西古道。
曾经做过渑池主簿百姓知否?还和父兄歇宿僧房共题壁诗。
遥想兄台独行一定旅途寂寞,前路迷茫只能听到骓马嘶鸣。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网友蜀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蜀人所有。
本站。
苏辙在该诗自注中写道“昔与子瞻应举,过宿县中寺舍题其老僧奉闲之壁”。因为他十九岁时曾被任命为渑池县的主簿(由于考中进士,未到任),又经过这里,有访僧留题之事。所以在诗里写道:“”这些经历是偶然还是必然?他充满了疑惑,也是表达心中的感慨。同时在首联中抒发了他与兄长依依惜别的难舍之情。“”这个“怕”字含有双关涵义,一是人生道路艰难,二是一种无可奈何。苏辙的这首诗的主题是怀旧,又是回忆,又是惜别。回忆当年“曾为县吏”,回忆“共题僧房”,数年光景晃如昨日,不免令人感叹,又惜别哥哥“独游”,想必这趟旅程是“佳味少”了,不过有什么办法呢?一踏入仕途,就像棋盘上的棋子,只能任人摆往各个位置,实在身不由己,骓马走累了可以“鸣嘶”,但人因属人管,不能摆脱命运的安排。所以这首诗真正的体现还是人生感叹!
客居常苦寒,况复积深雪。夜明山鸟惊,清响寒柯折。
遥知池上园,虚白人踪绝。
未惬响朝阳,卑栖枳棘傍。刚柔非吐茹,衰弱倚清强。
避酒来萧寺,思亲拜渭阳。平生番袜法,背俗细平章。
与君俱自走天涯,何处云山不是家。城市少留真梦事,林泉高卧亦空花。
久无佳句彫肝肾,漫有微言到齿牙。他日一庵如可必,愿分斋罢半瓯茶。
芙蓉秋水绿,河桥畔、驻马落霞明。念苏小昼楼,蠹侵花简,谢娘朱户,香冷银屏。怅犹记浔江留夜客,滕阁醉诗宾。驿上信音,美人迟暮,雁边城郭,霜气凄清。潘郎愁多少,伤情处,无柰两鬓星星。江路晚风,三叠长是愁听。纵彩笔殷勤,近来无准,昼阑缥缈,一向谁凭。何处笛声哀怨,幽梦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