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前年草草生离日,竟是平生死别时。屡遣小诗将问讯,何堪飘泊在天涯。
归期只拟同携手,觅句应同一解颐。几许月明禁不得,满江春水伴愁思。
猜你喜欢
凤池当日掌丝纶,亲侍红云选玉人。华盖早辞占瑞鹊,春和赐带绂龙麟。
新诗每到蓬莱和,高论时将古议陈。蜚仗竟违成死别,东风将泪洒车尘。
五两竿头风欲平,长风举棹(zhào)觉船轻。柔橹(lǔ)不施停却棹,是船行。
满眼风波多闪烁(shuò),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五两:原作“五里”,“五里”应为“五量”,即“五两”。
闪烁:原作“陕汋”,音近而误。
这是敦煌曲子词中的一首,篇幅不长,却多变化。起首“五两竿头风欲平”。五两,古代候风的用具。用五两(一说八两)鸡毛制成,故名。系于高竿顶端,用来测占风向、风力。“两”或作“里”,“里”是“量”的形误。六朝以后,“两”、“量”常常通用。风欲平,是说风力转弱。顾况《五两歌送张夏》:“竿头五两风袅袅,水上云帆逐鸟飞。”船原先停泊在避风的港湾。船夫好容易从侯风器觇得风势转趋平缓,赶紧拔锚启航。但驶出港湾时遇上打头风,逆风划船,走得很慢,所以说“觉船行”。及至驶到江心,“柔橹不施停却棹”,顺风扬帆,乘风破浪,连橹和桨都不用使,而船行快速,所以说“是船行”。两语相承,用“觉”和“是”两字分点,似复非复,精当之极。换头“满眼风光多闪灼”,波光明灭,闪烁不定。不说船行进的快速,而以“看山恰似走来迎”,化静为动,着重写出船行山迎相对运动的感觉。山,原本岿然不动,由于舟船行驶,映入舟中人眼帘的是仿佛山在迎面走来。这种疑动式是由视官造成的心理错觉。审美主体赋予静止的审美对象以动感,可以增强诗词展现的画面的趣味性。这在古典诗歌中用得较多,比如梁元帝萧绎《早发龙巢诗》:“不疑行舫动,唯见远树来。”庾肩吾诗句也有“只认己身往,翻疑彼岸移”(《随园诗话》卷三引)。李白《望天门山》有“两岸青山相对出”句。这些都是描写一种疑动的境界。但,在曲子歌辞里却并不多见。而此篇写得又早,弥觉可贵。煞尾又说:“子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兜底点破,未免失之过于直露。
这首词上片写启航、扬帆的经过,下片叙行船所见。乍看起来仿佛纯在写景,只字未及船夫的心情。其实不然。诗贵含蓄。黄侃《文心雕龙札记》载张戒《岁寒堂诗话》引刘勰语,“情在词外曰隐。”所谓“隐”,不是一目了然的正面直说,而是借物达意,深文隐蔚,馀味曲包。这首词在艺术上的成功之处正在于它借助行船及舟中人所见情景的生动描画,以轻快的节奏,传达出船夫愉悦的心情。押韵自由,“行”字韵重复又重复,却又非独木桥体,这是早期民间词的特点。
寒江如梦夕阳斜,休笑诸贤误晋家。雨打风吹碑已泐,英辞空自雨天华。
勇退归来,一担乾坤,十年息肩。柰东山安石,岂容高卧,洛中司马,须再调元。车拥蒲轮,杖扶灵寿,琴瑟更张为解弦。人都道,果功成霖雨,泽润无边。河汾闲气生贤。算甲子、才同绛县年。更太公八十,出膺熊虎,武公九十,入戴貂蝉。梅信春香,槐阶日暧,数到庄椿岁八千。持杯寿,寿文章宰相,廊庙神仙。
坐看鼓树溢枯流,快作南江汗漫游。
晓岸林峦光写镜,夜客风露冷涵秋。
謏闻岂解论三豕,涩思真如曳九牛。
但喜维舟时接席,一篇珠玉胜封侯。
秋来清血洒潇湘,遥望东流带夕阳。为过金山沾法力,便随潮水入钱塘。
交游稀似晓来星,岁月飘如水上萍。
桂海宦情诗可纪,吴山别恨酒难平。
我今以病为欣戚,公合于时系重轻。
安得故人来话旧,碧空日日暮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