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鸡冠浑是胭脂染,今日如何浅淡妆。只为五更贪报晓,至今犹带满头霜。
猜你喜欢
鹿葱花尽凤仙空,一种奇葩色不同。
似带冰霜归老笔,肯随篱落斗群雄。
太平瑞映园林外,清白名归草木中。
留向山窗伴幽独,半绡斜月五更风。
旌阳仙去坠栖笼,窃药曾归草木中。
餐了琼霜因换雪,至今顶内不粘红。
游子春衫(shān)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
怪来一夜蛙声歇(xiē),又作东风十日寒。
离家远游之人试着换上了单薄的春衣,枝头的桃花已凋谢,野生的梅子已经发酸。
奇怪的是忽然一晚蛙鸣声停止了,原来是东风又起,带来了数日的寒冷。
参考资料:
1、霍松林著.宋诗举要.安徽: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242
2、李安纲主编.万家诗萃.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46
游子:指离家远游之人。春衫:单薄的春装。试单:尝试着换上单衣。
怪来:惊疑。歇:停,这里指蛙畏寒而声息全无。作:起。
这首诗前两句以视觉角度展现暮春时的和丽景色,后两句以听觉角度从细处描摹气候转变。诗人善于捕捉细节,把难于表现的季候特征写得非常细腻。
前两句写“游子春衫”,游子长年在外,对气候冷暖的变化最易感知。此时游子脱去冬衣而换上单薄的“春衫”,这个视觉形象反映出气候的温煦,又给人一种舒服、轻松的美感。一个“试”字写出游子的心理状态,寓有因气温不稳定而尝试之意,也为后面的“又作东风十日寒”埋下伏笔。次写“桃花”和“野梅”。桃花于仲春开放,但此时已“飞尽”;梅花于初春开放,夏初结梅子,此时则“野梅酸”,二物皆足以显示江南三四月的特征。写桃花,仍从视觉角度,不仅“桃花”二字有色彩感,“尽”前冠以“飞”,又显示了动态美。写梅则从味觉角度,一个“酸”字,足使口舌生津。这两句写气侯乍暖,点出春夏之交的季节。
后两句写忽寒。诗人审美感受相当细腻,也很会捕捉典型的细节:“怪来一夜蛙声歇”,这是从听觉角度落墨,写气候忽冷。诗人很会捕捉典型的细节:先是从听觉角度着笔,前两天气候乍暖时,田蛙也为之欢欣歌唱,增添了暖意。但忽然“一夜蛙声歇”,确令人感到“怪”。“又作东风十日寒”:原来是气温又变寒,青蛙于气温变化极敏感,他们躲进洞里,声息全无,正显示着“东风十日寒”。此句又从触觉角度来写。“十日”与“一夜”相对,时间更长,但毕竟已是“东风”,此“寒”自是强弩之末,不必为之生畏。
这首诗纯然写春夏之交人们对乍暖还寒气候的体验,并无深刻的寓意寄托。但选材精到,体验细致,有跌宕曲折之致。诗人注意全面调动各种审美感觉,从视觉、味觉、听觉、触觉等角度进行描写,使诗的意境显出多层次,多侧面,具有立体感,给人以更丰富的美感。语句清晰,体验真切。通过典型细节和景物描写,表现游子对季候变化特别敏感的某种心理。
落落渔樵家,苍苍起烟雾。
岸滑移钓舟,沙平失归路。
似有凌波人,盈盈月中去。
嵩阳峰底洞中天,曾共浮丘对掩关。
知道高閒少兼济,折腰从此到人间。
薄暖轻寒,去春还远,绮窗又见春色。纤红吐秀,小碧衔妍,略约去年风格。
年时记得。花落后、时时相忆。恰开也、又说花枝,撩人春恨如织。
问讯瑶台咫尺。算何郎韶颜,一见还识。帘深贮艳,槛曲移香,何处好春消息。
花前小立。应胜似、无端寻觅。便三点、两点春光,此时多少怜惜。
相从四十年,于今成二老。
向来苦宦游,颇恨归不早。
我家枕湖山,仿佛如蓬岛。
今始得归来,方喜开怀抱。
复值君诞辰,满目春光好。
幸有酒千钟,足可共倾倒。
要须且沈酣,莫被闲愁恼。
我方务清虚,志不在金宝。
亦复戒浮华,意岂在花草。
但愿享遐龄,白首长相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