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树响浃山来,猿声绕岫急。旅帆风飘扬,行巾露沾湿。
深浪暗蒹葭,浓云没城邑。不见别离人,独有相思泣。
猜你喜欢
松生数寸时,遂(suì)为草所没。
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
弱干可摧残,纤(xiān)茎易陵忽。
何当数千尺,为君覆(fù)明月。
一棵幼松刚刚出土,就被丛生的杂草埋住。
没能看到它那笼聚云气的心志,谁能知道它有不畏霜雪的傲骨。
软弱的枝干随时可能遭受摧残,纤细的茎叶容易受到轻藐欺侮。
应当让它长成参天大树,为你御寒遮暑。
参考资料:
1、赵沛霖著.历代诗文名著新选八代三朝诗新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07月第1版:第435页
2、美文,逸才主编.古诗源白话乐府卷:哈尔滨出版社,1995.11:第533页
笼云心:指高远的志向。负霜骨:指坚贞的品质。
弱干:都指松树幼小时的枝干。陵忽:欺陵、忽视,也即是摧残的意思。
何当:何日。覆明月:与前面“笼云”意思相似。笼云、覆月,都是指建大功立大业、能“遮无盖地”的意思。
诗人在这首诗里咏叹的是松树,但它不是纯粹的咏物诗,而是借咏物抒情咏怀,明写松树,暗喻人才,句句写松,却句句落实到人。诗的前四句指出,松树在幼小时,并没有很特别的地方,它和其他小树苗一样,常常淹没在杂草丛中,不为人们所注意。人们不知道它有远大的发展前景,也不了解它的笼罩云气的壮志和傲霜斗雪的风骨。这既是诗人的自喻和自况,表明自己像松树那样具有远大的理想和坚贞的节操,是一个“好苗子”,但“为草所没”,未被发现和看重;同时也是要求当权者“慧眼识人”,要善于识别和发现人才。“弱干可摧残,纤茎易陵忽”两句,指出松树的成长有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过程,特别在它幼小的时候,容易被摧残、被伤害,只有精心地培育它,爱护它、保护它,它才能茁壮成长,长成参天大树。这两句诗,有诗人寻求庇护的意图。诗人自荐多才,仕途不济,后因私撰《齐春秋》而遭受打击,长久失意,希望得到王桂阳的援助和保护。以上六句诗,深刻揭示了人才成长的规律,即不仅要善于识别和发现人才,还要注意培养和爱护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人才的健康成长,不然的话,人才是很容易被埋没、被损害的。诗的最后两句,诗人保证说:当幼松一旦长成数千尺的大树,一定不会辜负主人的知遇之恩,要建功立业,庇护众生,有所作为。
此诗通篇采用比体,情意委婉,笔意含蓄,与当时南朝华靡艳丽的诗风相比,此诗显得清新挺拔,别具一格。从结构上看,全篇首尾呼应,章法整饰,一气贯注,中两联为对仗,已有一些唐人律诗的体貌。
昔闻杨伯起,拖金振清风。高华积海外,名实满山东。
自有五都相,非无四世公。临窗惊白日,倚匣曳轻虹。
愿持鹪鹩羽,岁暮依梧桐。
客子惨无欢,送别江之干。白云方渺渺,黄鸟尚关关。
纠纷巫山石,合沓洞庭澜。行衣侵晓露,征舠犯夜湍。
无因停合浦,见此去珠还。
帝武启宗周,玄鸟浚哲商。
涂山配神禹,独不嗣娥姜。
异时天与贤,嗣子繄匪良。
欲肇天与子,是用开厥祥。
钧台享群后,有扈诛叛方。
谁令讴与讼,帝畀有夏昌。
推此方朱均,巍巍真令王。
伯阳指株李,阿衡降空桑。
龙踞生汉祖,龙漦诞褒娼。
石裂何足问,世语多荒唐。
若比望夫山,虽怪犹有光。
豆棚连曲牖,竹径转虚堂。图史心无著,茶瓜味总长。
观泉嗟面皱,踏阁爱山苍。白袷凭栏处,松风作意凉。
平生敬爱人,经月不一面。出处各有道,淡泊终所愿。
避喧繁台寺,稍息奔走贱。岂是蒋诩人,佳客来不倦。
不责礼数优,草草具盘馔。为歌朱丝弦,知音我所恋。
日暮翩然去,思君情如线。乘兴还一来,慎莫比秋扇。
文史三冬足,窥寻究始终。夜窗捐末事,岁计见深功。
古井家家有,灵泉处处通。随身具修绠,取给自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