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金山名天下,名大山则小。我在童丱时,其名已自晓。
愿登盖有待,待待首空皓。屡扣土著人,挂漏粗可道。
所亘百亩石,江心泊浮岛。山中无空处,皆以殿阁绕。
及参能赋者,语莫尽其巧。我托耳为登,聊且厌怅懊。
譬如山堕梦,其境皆梦造。梦觉费追随,所得未了了。
有路县不远,有身无大扰。从地借健步,从天借不老。
便须游一年,写此平生抱。
猜你喜欢
岷江万里下,梵刹半空开。吴树风吹断,淮山水荡回。
潮声杂钟磬,波影动楼台。千载张公子,题诗会雨来。
有形则有影,畏影当念形。
日月难久晦,处阴乃暂停。
光照不复离,疾走何所宁。
当是诮尼父,我辈乌忍听。
结庐虽可托,夜烛亦荧荧。
直躬观罔两,将此同醉醒。
抗心尘境外,结宇临秋山。乘高一骋望,表里穷遐观。
众崿互攒列,连冈莽萦环。阳崖烟景舒,阴壑悲风寒。
碧草晚未凋,林薄已复丹。仙人吴门子,岁晚当来还。
金鹅泉石有深趣,黄鹤仙人曾独来。厓雨溜云青玉泻,海天澄日碧莲开。
山翁宴坐秋帘静,野客倦游溪棹回。幽径依然生药草,他年从此入天台。
惨结秋阴,西风送、霏霏雨湿。凄望眼、征鸿几字,暮投沙碛。试问乡关何处是,水云浩荡迷南北。但一抹、寒青有无中,遥山色。
天涯路,江上客。肠欲断,头应白。空搔首兴叹,暮年离拆。须信道消忧除是酒,奈酒行有尽情无极。便挽取、长江入尊罍,浇胸臆。
试问乡关何处是?水云浩荡迷南北。
参考资料:
1、吴熊和.《唐宋词精华》:太白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896页
2、王洪.《唐宋词精华分卷》:朝华出版社,1991年:第659页
上片不是通常的悲秋情调,而是当前的时令景色表现了北宋沦亡、中原丧乱的时代气氛。“惨结秋阴”,这秋季惨淡的阴云四布于寒空,也笼罩了作者悲凉的心头。“凄望眼,征鸿几字,暮投沙碛”。这三句既是深秋时分的江头情景,也是借雁自喻,也就是以北雁南飞暗喻自己此时的去国离乡,仓皇南渡。“沙碛”二字,暗含满眼荒寒。“试问乡关何处是,水云浩荡迷南北”,这两句词用唐崔颢《黄鹤楼》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愁。”“迷”字点出心境,此时词人目断心迷,南北莫辨,有茫然无适之感。上片末两句化自王维《汉江临泛》诗“山色有无中”,和秦观《泗州东城晚望》诗“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但词中“遥山”之“青”加以“寒”字,变成了“寒青”,这也是望眼凄迷所致吧。回望淮水诸山,告别中原,词人无限依恋的情意,溢于言表。
下片抒情,就以“放笔为直干”的写法,抒发作者国难当前时的忧虑之情。“天涯路,江上客。肠欲断,头应白。空搔首兴叹,暮年离拆。”建炎元年,赵鼎不过四十三岁,正委以重任,就白了头发。这是因为去年汴京失守,二帝蒙尘;当前家人分别,南北暌隔,再加上时局艰危,前途未卜,这些不能不使他肠断而头白了。“须信道”两句有两个衬字,按照词律,这两句是七字句,则“须”字(或“道”字)和“奈”字是衬字。此词下片极言亡国之恨无穷,根本不是借酒消愁所能消除得了,除非万里长江的滚滚洪流入酒杯,满怀积闷或许可以冲洗一番。结句把郁结心头的国家民族之深忧,同眼前滔滔不绝的长江合为一个整体,令人感到这种忧愁直如长江一样浩荡无涯,无可遏止。作者的爱国热情和满腔积郁不平之气,也于此尽情流露出来了。
全文上片写景,极写南渡路途凄惨。下片抒情,就以“放笔为直干”的写法,抒发作者国难当前时的忧虑之情。
故交落莫返江滨,送客何堪又送春。天下有情俱惜别,坐间无语不伤神。
卖花声歇闲深巷,拾翠人稀驻画轮。此日风怀且中酒,朝来惟见绿阴新。
漫漫长夜寂,不寝听江流。独有三更月,能生万里愁。
岸邻鸡报曙,霜冷雁飞秋。何处吹螺近,残更起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