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小堂不及扫,尚挂寒江图。怪底春来雪,飘然二月俱。
猜你喜欢
君不见孤雁关外发,酸嘶度扬越。
空城客子心肠断,幽闺思妇气欲绝。
凝霜夜下拂罗衣,浮云中断开明月。
夜夜遥遥徒相思,年年望望情不歇。
寄我匣中青铜镜,倩人为君除白发。
行路难,行路难,夜闻南城汉使度,使我流泪忆长安!
《行路难》为乐府旧题,古辞不存。《乐府解题》说:“《行路难》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多以‘君不见’为首。”《续晋阳秋》说:“袁山松善音乐,北人旧歌有《行路难》曲,辞颇疏质,山松好之,乃为文其章句,婉其节制。每因酒酣从而歌之,听者莫不流涕。”可见《行路难》词多悲哀之音。
此诗由三个层次构成。首四句为第一层,写游子思妇,两个方面同时着笔,而以秋夜闻雁声贯串。以孤雁哀鸣写游子思妇,这是古诗中常用的手法。如曹丕《杂诗》:“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又说:“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此诗颇有化用曹诗的地方,而曹诗又是从借鉴《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来。诗的首句以“君不见”起,是《行路难》乐府题的常格。从孤雁发于“关外”,远度“扬越”,由北而南,知此时正是深秋节令。“孤雁”一语虽已成为这类题材的凝固意念,但它对游子或思妇说来,仍是一种心理反射。而“酸嘶”与之呼应,也是从人即游子、思妇的感受说起。第三句“空城客子心肠断”,第四句“幽闺思妇气欲绝”,都从夜闻“孤雁”而来;一个“心肠断”,一个“气欲绝”,一种相思,两处相关,而雁声则为传情之物。
以下两层分写思妇、游子。第五句至第十句写思妇。思妇因怀人夜不能寐,一个人孤独地在庭前踱着步,不知不觉,已过了深夜。忽然低头看见罗衣上已结满霜华,便用衣袖轻轻拂了几下,可是仍无意回房。她抬眼望望天空,许久天上连一颗星星也看不见,这工夫却见浮云裂开一道缝隙,露出一轮满月,洒下遍地清辉。人说月圆是亲人团聚的吉兆,以前她自己也总是盼望月圆时,可是月亮一次次圆了又缺了,征人却始终未归;多少年过去了,“夜夜遥遥徒相思”。尽管如此,思妇的一片痴情终不歇。“望望”,是望了又望,望了又望,望穿双眼。此篇写思妇怀人之苦,情境、意蕴并没有什么特别。它与传统不同的地方,在于表现技巧。如《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其意象有某种集合性,其表情方式也基本是直接抒发,不假缘饰。此篇则有所不同。其情感则是从景物的变化及人的具体行为中见出。此种情况,以“凝霜夜下拂罗衣,浮云中断开明月”为特著。这样不仅形象鲜明,而且更含蓄蕴藉。第九句和第十句“寄我匣中青铜镜,倩人为君除白发”,更显得情意深长。青铜镜在匣中珍藏多年,本是为待游子的归来,可是游子总不见归来,这青铜镜留在匣中就没有什么作用。青铜镜本是为照青鬓朱颜,可如今,他大约已添了白发了,于是想到寄镜。不言悲凉之意,自是悲从中来。“倩人为君除白发”,表现思妇对游子的体谅之情,细意委曲。这两句诗意紧扣上句的“情不歇”三字。
第十一句至第十四句为第三层,写游子。“行路难”三字,用乐府点题之法;重复之,加重感情的抒发。“行路难,行路难”,如一声声悲怆的叹息。以下二句是“行路难”一语的落脚点。“夜闻”“汉使度”,表明游子流落胡中。因多年羁留异国他乡不得回归故土,闻汉使而遽兴故国之悲思。结尾句著“忆长安”一语,与第二层呼应,以见出两情如一,上扣第一层闻鸿“肠断”、“气绝”。
华发秋来忽满梳,故人相见意何如。
强亲杯酒欢无几,尚觉篇章兴有余。
世事纷然随野马,吾生老矣信蘧庐。
林间已下萧萧叶,雨过空山木影疎。
晚禽噪竹百千翅,残菊横枝三两花。
好在山园养衰废,风波不到野人家。
为君写就黄庭了,不博山阴道士鹅。
入息未尝居阴界,出息何曾涉万缘。
一声渔笛离南浦,依旧芦花深处眠。
十载违乡县,三年旅旧都。风期尝磊落,节行特崎岖。
坐识人伦杰,行知国器殊。论兵卑左氏,画计小阴符。
世事陵夷极,生涯阅历枯。人情来轥藉,鬼语得捓揄。
郭解多从客,田儋自缚奴。事危先与手,法定必行诛。
义泄神人愤,欢腾里闬呼。匣馀剸兕剑,櫜解射狼弧。
卦值明夷晦,时逢听讼孚。邑豪方齮龁,狱吏实求须。
裳帛经时裂,南冠累月拘。橐饘谁问遗,衣食但支吾。
薄俗吴趋最,危巇蜀道俱。每烦疑载鬼,动是泣岐涂。
畜是樊中雉,巢邻幕上乌。霜因邹衍下,日为鲁阳驱。
抱直来东土,含愁到海隅。春生三泖壮,雪尽九峰纡。
异郡情犹彻,同人道不孤。未穷怜舌在,垂死觉心苏。
大义摧牙角,深怀疐尾胡。奸雄频敛手,国士一张须。
知巳怜三衅,名流重八厨。欲将方寸报,惟有汉东珠。
芳名留死后,苦节在生前。不负共姜誓,仍齐孟母贤。
人怜同穴计,天与未亡年。旌诏慇勤意,纲常万古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