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鸒斯随处可游身,罗网疏开天色春。已把閒心对渔父,敢将哀怨托灵均。
猜你喜欢
有客遥从庐阜来,旧题名字在丹台。袖间拾得金光草,投向沧江夜色开。
南北分携是此筵,君游紫闼我苍烟。不知后夜芜城月,几向仙人掌上悬。
广陵一叶落梧桐,斗酒看君意气同。二十四桥秋色迥,参差吹彻月明中。
中朝久已待元瑜,书记翩翩翰苑孤。裁罢明光诏五色,应题尺牍到潜夫。
酒尽离亭玉露秋,风前赠我双吴钩。飘然携入空山里,魑魅逢人迥自愁。
送客时,秋江冷。商女琵(pí)琶(pa)断肠声。可知道司马和愁听。月又明,酒又酲(chéng),客乍醒。
送客人走的时候,正是秋日,江面凄冷。歌会弹唱着送别的曲调,让人分外感伤。她可曾知道我在和着愁绪倾听。月亮已挂上了天空,酒意已浓,客居的人猛然惊醒。
参考资料:
1、关汉卿.《元曲三百首》.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年:第83页
2、齐义农.《诗情画意品读元曲》: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9月1
四块玉:曲牌名。入“南吕宫”。小令兼用。定格句式为:三三七、七、三三三。冷:凄冷,萧条。商女琵琶:此处暗指白居易的《琵琶行》。和:连,连同。酲:喝醉了神志不清。喻指酒浓。醒:醒悟,觉醒。
“送客时,秋江冷。商女琵琶断肠声。可知道司马和愁听。”瑟瑟秋水,朗朗秋月,江滨送客,以酒饯行,歌女弹着送别的曲调,牵引出作者万般的离愁别绪,和着愁绪倾听着这断肠的曲调,时问仿佛己倒流,依稀可见当年唐朝诗人白居易贬谪江州时,浔阳江头夜送客,写下《瑟琶行》的情景。如今作者身临其境,郁郁不得志的遭遇使之对此诗产生了真切的共鸣。
“客乍醒”,是小令的收尾之笔,也是整篇的高潮,虽言“客”醒,实则主人和客人都己醒来。明写从酒中清醒过来,暗指作者从宦游生涯中醒来,产了强烈的隐归山野之心。一个“醒”字,表明了作者的醒悟,猛然意识到自己的仕途已到此为止,再在宦海沉浮已无多大意义,只有隐归山林,享受山村野趣,才是自己应该选择的道路。
词人把自己的经历、感受融迸了对历史往事的追思中,反映了元代知识分子沉浮宦海、郁郁不得志所产生的矛盾心情,这也是元代下层文人的普遍情绪。
本首小令怀古伤今,虽然篇幅较短,但辞句清淡,韵味悠长,与自居易的《琵琶行》一脉相通,表现出略带忧伤的官场失意情思。
漓水三千尽横流,狂澜抵触几时休。东风不绿秦淮草,夜月空悬鄂渚秋。
哭到贾生真痛髓,吟成杜老只低头。书生未识安时计,羽檄传闻付醉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