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秋月照平畦,流光皎如霰。遥眺东城上,一望成白练。
木叶时始脱,百步人影见。绕沚共遨游,行行过僧院。
僧院户已扃,寂寂行人断。篱犬吠如豹,复与疏钟间。
言咏未欲归,枝头露巳泫。
猜你喜欢
行兵不与众人同,已决英雄一见中。
举族同心能效顺,得君何惮不成功。
圣主忧夷貊,屯师剪束钦。皇家思眷祐,星使忽登临。
用命期开国,违天必衅碪.化须均草树,恩不间飞沈。
束马凌苍壁,扪萝上碧岑。瘴川风自热,剑阁气长阴。
迅濑从天急,乔松入地深。仰观唯一径,俯瞰即千寻。
水作新城带,山为故垒襟。东开洞君听,南辟纳蛮心。
渥泽濡三部,衣冠化雨林。带文雕白玉,符理篆黄金。
鸟道经邛僰,星缠过觜参。回轩如睿奖,休作苦辛吟。
问讯梁公实,声名未寂寥。病何关药饵,贫岂任渔樵。
十载能吾辈,同心正久要。边书况昨日,散捷紫宸朝。
呢(ní)喃(nán)燕子语梁间,底事来惊梦里闲。
说与旁人浑不解,杖藜(lí)携酒看芝山。
梁间传出燕子的啼声,呢呢喃喃的。它们在说什么?竟将我的闲梦惊醒了。
别人如果知道我希望明白燕子的话语,那一定会惹人奇怪。于是一个人拄上拐杖带一壶美酒登芝山去吧。
参考资料:
1、内容由朝阳山人编写
底事:何事,什么事。
浑:都,全部。
刘季孙曾在饶州(治所在今江西鄱阳县)担任酒务,专门管辖制酒和酒业税收。他是一个很孤独高傲,并淡泊名利的人。作为管税收的官员,在那时应该是个肥缺,但是诗中则明确指出诗人不会与世俗同流合污,这是一种为官清廉的承诺。
燕子呢喃是轻细悦耳的,一个心里没事的人不会被打扰。诗的字面意思翻成现在的话是想要听懂燕子的话而不被理解,而这仅仅是字面意思而已。即便是现在去和别人讨论燕子说的话,那也有人会觉得奇怪。而找不到知心的朋友,不被人理解,百般无聊的诗中人只好一个人携酒游芝山,消遣去了。不是前呼后拥,而是一个人拄上拐杖,仅带着美酒就去了。这就是诗人在表示自己的脾气和性格,或者说他的品格和道德观。
《石林诗话》中曾记载:王安石为江东提举刑狱时,巡查到此处,将要评估刘季孙的工作成绩。来到厅前,见屏风上题着这首诗。读罢大声称赞,一问左右,说是刘季孙所写,于是召他来谈诗论文,酒务方面的情况倒一句没提。等王安石回到旅驿,有不少此地的学子聚在门前,请求派一个主管教育的官,王安石马上就点刘季孙来主持。一时传为佳话。《千家诗》的注解里特别有这样一段话:难怪当年王安石作江东提刑时,巡查酒务到饶州,看到刘季孙厅屏上的这首诗后,就不再问酒务一事了。
刘季孙是北宋大将刘平之后,性格豪迈,文武全才,却出任小小的一介酒务俗吏,实在有点太委屈他。不过,刘季孙的诗却读不出筋骨尽露的浅躁之气,不是那种哭哭啼啼或跳脚大骂的风格,而是襟抱开阔,气度雍然。宋人很推崇这种气度,不喜欢罗隐那样尖锐直切的。正如宋代严羽《沧浪诗话》中所说:“其未流甚者,叫躁怒张,殊乖忠厚之风,殆以骂詈为诗,诗而至此,可谓一厄也”。这也是王安石读懂了诗中的喻意后,对他极为推许的原因。
抛开诗人的这种气度不讲,仅仅从诗歌条理来看,这诗中的人看似悠闲恬淡,其实还很寂寞,“说与旁人浑不解”一句,似乎透出有种郁郁不得志的抱怨,那么“杖藜携酒看芝山”就是对这种心情的解脱,虽然有些自嘲的意思,但也不失为洒脱。这种成熟的人生观,现在的读者读起来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重扃落叶迥相依,罗袂无声事已非。
宝镜欲开鸾自泣,玉钗初断燕犹飞。
旅葵未合生空井,苦蘖真堪染故衣。
满目清秋何所似,白云愁色远微微。
甚天色。苦问桃红李白。伊祈氏,沙际才归,依约春回晓烟湿。老寒犹煞忒。景物。中年惯识。天应遣,雨洗风梳,柳睡花眠尚无力。
名园谩他适。任黄四栽培,殷七奇特。一年好处须寒食。待花畔携酒,酒边索句,春余太半未须急。记旧隐幽寂。
我亦。几时得。归检点苔封,评品梅格。教看林下休官一。与莺花分界,渔樵争席。抚松长啸,芳菲事,尽渠惜。
吴宫花草弄纤柔,西子妆成特地羞。笑我老情难妩媚,爱渠好句尽风流。
香奁诗在人何处,断腕名高事已休。更欲与谁论此恨,遗编读罢一灯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