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一握方诸镜里天,分明雁荡石城连。仙人不患蓬壶小,便驻鸾笙五百年。
猜你喜欢
秋水上溪鱼正肥,西风岩谷思依依。问渠金紫千钟禄,何似山中及早归。
林下春风来,千年翠如璧。云拥群木深,溪回百川寂。
中有幽人居,清朝此投迹。邂逅得良朋,于焉咏嘉客。
人影窗纱。是谁来折花。折则从他折去,知折去、向谁家。
檐(yán)牙。枝最佳。折时高折些。说与折花人道,须插向、鬓(bìn)边斜。
人影映上窗纱,原来是:有人来摘花。折花,让他随便折吧!不要管——她摘了花去谁家!
告诉她:屋檐边那一枝,是最好的花,折的时候,折高一点;戴的时候,要在鬓边斜插。
参考资料:
1、包杰.《宋词意译新探》.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154.
2、李英健,李克.《婉约词》(插图本).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8:249.
3、俞朝刚,周航.《全宋词精华:注释·解说·集评(五)》.沈阳:辽宁古籍出版社,1995:262-263.
4、徐培均.《唐宋词吟诵》.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262.
5、李振国.《宋词译评》.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500.
6、杨恩成.《宋词观止》.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541.
人影窗纱:倒装句,谓纱窗映现出一个人影。影,这里活用作动词,映照影子的意思。从:听随,听任。向:到。
檐牙:屋檐上翘起如牙的建筑物。鬓边斜:斜插在两鬓。
从词意看,这首词的主人公应是一位妇女。起句“人影窗纱”,点明她看见窗纱上映出人影。“是谁来折花?”她心里想,这是谁来折花呢?她没有怀疑这人会来干别的,首先想到的是来折花,则她爱花之心切,便可想而知。既然爱花,尤其爱自家的花,当然要护花而不愿让人攀折。但她转而又想,虽然不知来折花的是谁,可既来折花,想必也爱花,“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那就“折则从他折去”吧。况且“知折去、向谁家?”如果送到爱花、惜花的人家,岂不是花得其所、花得其人了吗。上片,写发觉折花人时的思想活动。
下片承前,写交代折花人折、插的具体方法。这时,女主人干脆发话了:“檐牙,枝最佳。折时高折些。”她告诉折花人,靠近屋檐边的花枝最好,折时要把手伸得高些。从这番话中可知,女主人对家中的花枝多么熟悉;生怕别的花枝被损害,又是多么怜爱。及至折花人折完花即将离去时,女主人还向折花人说道:“须插向,鬓边斜。”言这些好花最适合美人插戴,“花面交相映”,方能相得益彰。只是戴的时候,要斜着插在鬓边,才更显得别有风韵。女主人交代别人如此插法,则表明她自己必然是这样插惯了的,是非常欣赏这种插法的。
这首词反映了妇女爱花、爱美的思想和表现,写得极有层次:从“见影”到“猜想”,到“发言”;女主人和折花人由对立(一防一折)到统一(女主人同意折花人折花,并告诉他什么地方花好,怎样来折,怎样去插)。值得注意的是,在一首短词中先后用了7个“折”字。其实,这是词人有意这样安排的。在中国诗歌领域的创作中,运用“重复”这一修辞方法,增强语言的复沓美,是屡见不鲜的。单以词而论,如王观的《卜算子》下片“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便是明证,四句中便用了三个“春”字。
这是一首极有韵味的小令。词人通过对日常生活中一件小事的描述,反映了他的近乎童心的情趣。辛弃疾《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下片云:“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中闲看。”两首既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也有颇异其趣的一面:都表现了作者某种童心未泯、热爱生活的情趣,但一是单纯的旁观者,一是积极的参与者,就富有人情味一端而言,此词更能贴近生活,因而更能引人入胜。通首皆用通俗的语言和白描的手法,更使作品写得异乎寻常的生动活泼。
奸诈人心变幻奇,年衰岂敢与相知。生成骏骨难谐俗,学画蛾眉不入时。
有味古书深爱惜,趋炎热客怕追随。莫如斟酒行吾素,醉后狂言且赋诗。
数声长笛。是飞来何处,愁肠欲绝。谱出劳人思归怨,清泪都凝碧血。
曾是怀人,曾经感逝,曾话关山别。凄凄如诉,暮云天半惊裂。
我是但解多愁,回思往事,空有生尘袜。盼断天边双雁影,输与一规圆月。
吹出伊谁,倾听有我,心事偏难说。城头画角,那堪相和呜咽。
涂抹年深满鬓星,招呼愧莫簉宾荣。龙门客趁新正宴,鹏路人看第一程。
七字如珠真好语,诸贤似玉要修名。樽前况有师模在,学得阳岩是德成。
欲去春光,趁今朝留住,山寺相羊。花残迷蝶翅,柳暗转莺簧。
朝日丽,午风飏,岚翠扑衣裳。喜招邀、吟朋三五,逸兴悠扬。
奈他台榭苍凉,剩琳宫丹粉,隐隐颓墙。乱藤穿石磴,飞瀑罨云梁。
漱齿罢,引杯长,凭吊对斜阳。叹从来繁华,弹指都入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