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灵质贯轩昊,遐年越商周。自然失远裔,安得怨寡俦。
我亦小国胤,易名惭见优。虽非放旷怀,雅奉逍遥游。
携手桂枝下,属词山之幽。风雨一以过,林麓飒然秋。
落日倚石壁,天寒登古丘。荒泉已无夕,败叶翳不流。
乱翠缺月隐,衰红清露愁。览物性未逸,反为情所囚。
异才偶绝境,佳藻穷冥搜。虚倾寂寞音,敢作杂佩酬。
猜你喜欢
玉房金蕊(ruǐ)。宜在玉人纤手里。淡月朦(méng)胧(lóng)。更有微微弄袖风。
温香熟美。醉慢云鬟(huán)垂两耳。多谢春工。不是花红是玉红。
黄金的花蕊开绽在红色如玉的花房,恰好放在美人的柔细的手里。朦胧的月亮月光淡淡,时不时吹起微风来卷起美人的衣袖。
柔和清淡的风中,美女似有醉意般酣然入睡,很熟很香,悄悄的,高耸的发髻垂到两只耳朵下了。谢谢春姑娘的巧夺天工,不像是花般的红艳,更像是美人肌肤透出的红。
参考资料:1、(宋)苏轼著;石声淮,唐玲玲笺注.《东坡乐府编年笺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486页。
玉房:花的子房的美称。金蕊:金色的蕊。白居易《牡丹芳》诗:黄金蕊绽红玉房。玉人:容貌美丽的少妇。《诗经》:有女如玉。纤手:女子柔细的手。微微弄袖风:轻轻地拂袖的风。
温香熟美:在柔和清淡的香风中,睡得很熟很美。醉慢:醉后松弛。云鬟:形容妇女高耸的环形发髻。春工:春季造化万物之工。玉红:形容美女白里透红的肤色。
这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运用了以物代人的手法,在花人之间反复掂掇,造成情意绵绵的意境,构思新颖纤巧,独具艺术风采,形象的写出了玉人之美。
词的一开头就来赞美花:开头两句写花的子房,花的金蕊,玉房金蕊,从正面以文彩艳丽的笔法描绘了花妖艳迷人的姿色,“黄金蕊绽红玉房”只有牡丹才能配的上“玉房金蕊”的称号,可见花的婀娜多姿。牡丹结成一束,恰好地插在美女柔细的手里。“金”花与“玉”人相映成趣,柔花与纤手,“宜”字贯串,构成了睡女侧睡拈花图,美丽极了。
“淡月朦胧。更有微微弄袖风。”特写美女的朦胧美。“淡月”本是“朦胧”的,它好像柔纱,罩在美女的肌体上,更是玲珑剔透的。加仁轻轻的微风,拂弄着美女的衣袖,多么柔情。一个“弄”字,多么富有人情味。“月”与“风”给予美女的情爱多么深。静动结合,美上加美。通过对环境的衬托,带给人一种玄妙之美,在如此美妙月色中,漂亮的人和漂亮的花相互衬映,月亮将人和花照得洁白无瑕,花偎依着人的手,享受着微风,烘云托月的写出了花美,人美的一幅美好场景。
下片,写睡女的熟睡美。第一、二句写清香送爽,美女酣然沉睡。在柔和滴淡的香气中,美女不知不觉地如同醉汉进人梦乡,很熟很香。那高耸的发髻慢慢地垂到两耳之下了。“温香”与“熟美”两个偏正词组的结合,恰好生动描绘了睡美人的妩媚神态。那个“醉”也选用精当。除“醉”睡外,再也不会有别的熟睡的情态呈现。
最后一句,“多谢春工。不是花红是玉红。”最后两句点明本词的题旨“不是花红是玉红”。这位朦胧的白中透红肌体的美女,不是花红胜过花红,还是得“多谢春工’。没有造化万物的春工造花、造月、造风、造美境,哪会有“温香熟美”的睡美人呢!
短短四十四个字,花即是人,人即是花,把人面花光浑融一片,婉约柔美,春风满纸,花光满眼,人面迷离,容情于景,本是效仿李白《清平调词》所做,但是刻画之高法却不比李白差,首咏人,次咏花,借的美丽衬托出人的美丽。
窗外梅花映雪枝,小楼清坐二更时。谈玄稍藉支公偈,玩月无如小谢诗。
幽赏共披尘外语,深盟宁负酒中期。南州不是陈蕃榻,何物能邀孺子私。
衡门流水野人家,何事淹留长者车。聆尔旧游情更洽,怀予新咏调堪誇。
自惭供奉无兼味,只有相看对落花。却喜清平无一事,不妨回首夕阳斜。
三年海外愁风雨,九日尊前感岁华。病客朝来添白发,故人秋杪送黄花。
炎方本不因人热,正色才能辟物邪。漫说小阳桃李艳,几番用落见天涯。
自是银河带砺长,岂同尘土变沧桑。白头吟尽悲人世,难似星期永不忘。
秋水幽幽济河道,君挂蒲帆若飞鸟。
西风黄叶滞公车,鸡黍从君怀故庐。
男儿自有四方志,世上相期独荣利。
昔时马周徒步动天子,君今有用当如此。
弱水蓬山总杳然,访寻谁得见神仙。珠飞合浦还何日,剑落延津别几年。
云散楚台悲月死,雨过隋苑惜花眠。裴航忍断蓝桥路,愁向天涯盼暮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