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鸾啼兰已红,见出凤城东。粉汗宜斜日,衣香逐上风。
情来不自觉,暗驻五花骢。
婵娟二八正娇羞,日暮相逢南陌头。
试问佳期不肯道,落花深处指青楼。
隐映罗衫薄,轻盈玉腕圆。相逢不肯语,微笑画屏前。
知向辽东去,由来几许愁。破颜君莫怪,娇小不禁羞。
楼上吹箫罢,闺中刺绣阑。佳期不可见,尽日泪潺潺。
泪尽珊瑚枕,魂销玳瑁床。罗衣不忍著,羞见绣鸳鸯。
君去期花时,花时君不至。檐前双燕飞,落妾相思泪。
空闺灭烛后,罗幌独眠时。泪尽肠欲断,心知人不知。
秋风一夜至,吹尽后庭花。莫作经时别,西邻是宋家。
独自披衣坐,更深月露寒。隔帘肠欲断,争敢下阶看。
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万里行人至,深闺夜未眠。双眉灯下扫,不待镜台前。
猜你喜欢
昨夜裙带解,今朝蟢(xǐ)子飞。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gǎo)砧(zhēn)归。
昨晚我裙带忽然松弛解开,早晨又看见蟢子双双飞来。
要赶紧描眉擦粉梳妆打扮,莫非是我的丈夫快要回来。
参考资料:
1、江延秋.国学经典导读唐诗三百首: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145页.
蟢子:小蜘蛛脚长者,俗称蟢子。
铅华:指脂粉。藁砧:丈夫的隐语。
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皆在“撰录艳歌”,徐本人是当时著名的宫体诗作者,故后多以玉台体指言情纤艳之作。权德舆此诗标明“玉台体”,也是此类诗作。但他写得感情真挚,朴素含蓄,可谓俗不伤雅,乐而不淫。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两种喜兆接连出现。
“昨夜裙带解,今朝蝽子飞。”前句写这位女子昨夜裙带自解,后旬写今天早上这女子又看见长脚的蜘蛛飞来了。裙带自解是夫归之兆,蟢子飞也是喜兆,于是这女人满心欢喜,认为丈夫真的要回来了。蟢子飞,据刘勰《新论》:“野人见蟢子飞,以为有喜乐之瑞。”诗人通过对两种喜兆的描写,把小女子那种急切、思念、惊喜的复杂心理展现得极为生动、传神,让人玩味。
诗的后两句写女子对喜兆的反应。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铅华,脂粉。莫是,莫不是。句意为:赶紧涂脂抹粉打扮一下吧,恐怕丈夫真的要回来了。藁砧,即稿砧,是丈夫的隐称。周祈《名义考》卷五:“古有罪者,席稿伏于椹(帖)上,以铁斩之。言稿椹则言铁矣,铁与夫同音,故隐语稿椹为夫也。”这女子见喜兆后的激动心态在诗人的笔下表现得是多么细致入微。
然而这女子的丈夫回来没有?喜兆有没有应验?这位女子最终是欢喜还是失望?诗中并没有交代。诗人只是抓住了这女子思夫的一瞬间进行渲染,把这女子的思夫之情含蓄地表达出来,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未尽之意读者自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联想。
这首诗,文字质朴无华,但感情却表现得细致入微。象“裙带解”、“蟢子飞”,这都是些引不起一般人注意的小事,但却荡起了女主人公心灵上无法平静的涟漪。诗又写得含蓄而耐人寻味。丈夫出门后,女主人公的处境、心思、生活情态如何,作者都未作说明,但从“铅华不可弃”的心理独白中,便有一个“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诗经·伯兮》)的思妇形象跃然纸上。通篇描摹心理,用语切合主人公的身分、情态,仿旧体而又别开生面。
湖入县西边,湖头胜事偏。绿竿初长笋,红颗未开莲。
蔽日高高树,迎人小小船。清风长入坐,夏月似秋天。
两弯弓月眉端照,一朵忪云鬓畔归。
欲默不能言不可,娇心无著凭青衣。
莺啼兰已红,见出凤城东。粉汗宜斜日,衣香逐上风。
卷幔灯千朵,钩帘月半弓。
绣鸳翔沥水,金雀跂屏风。
细意翩长袖,多情结短封。
铜壶从婉娩,玉佩正丁东。
捲幔灯千朵,钩帘月半弓。绣鸳翔沥水,金雀跂屏风。
细意翩长袖,多情结短封。铜壶从婉娩,玉佩正丁东。
菱歌歇晚凉,桂楫隐回塘。珠佩双皋冷,罗裙十里香。
锦书随绮翼,持报邵陵王。
戚里盛豪华,联翩赴狭斜。宝阑围斗鸭,金瓦掷鸣蛙。
归骑春城晚,风吹满路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