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露井夭桃春未到,迟日犹寒柳开早。高枝低枝飞鹂黄,
千条万条覆宫墙。几回离别折欲尽,一夜东风吹又长。
毵毵拂人行不进,依依送君无远近。青春去住随柳条,
却寄来人以为信。
猜你喜欢
白杨烟雨昼冥迷,何处牛羊下古堤。独有关情双□□,春来偏傍墓枝栖。
黄昏封印点刑徒,愧负荆(jīng)山入座隅(yú)。
却羡卞(biàn)和双刖(yuè)足,一生无复没(mò)阶趋。
黄昏时候散衙封印,清点在押的囚徒,惭愧啊,有负你了,荆山,又映进座隅。
这时倒羡慕卞和,他被砍掉了双足,好免得一生一世,在阶前屈辱奔趋。
参考资料:
1、陈永正.李商隐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50-51
封印:旧时官署于岁暮年初停止办公,称为“封印”。刑徒:受刑之人;囚徒。愧负:自愧逊色。荆山:此处指虢州湖城县(今河南灵宝)南的荆山,乃传说中黄帝铸鼎处。座隅:座位的旁边。
卞和:春秋楚人。刖足:断足,是古代的一种酷刑。没阶:尽阶,走完台阶,为迎送宾客的礼貌行为。趋: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此诗一开头就从这卑微低贱的尉职说起,“黄昏封印点刑徒”,“封印”、“点刑徒”,这就是县尉每天黄昏时的例行公事。诗人不是含糊地一笔带过,而是具体地、不厌其烦地一一点出,更显示了这职责的无聊和不堪忍受。
第二句“愧负荆山入座隅”,与首句成一鲜明对比,以荆山的巍峨高耸反衬自己的沉沦下僚。李商隐赴弘农尉任时曾途经荆山,并写了一首《荆山》诗,诗云:“压河连华势孱颜,鸟没云归一望间。杨仆移关三百里,可能全是为荆山。”对荆山极力赞美,因此这里才顺手拈来反衬自己的处境。
诗的后两句是用典:“”相传春秋时楚人卞和在荆山(今湖北南漳县南)得到一块玉璞,曾献之于楚厉王和武王,都被误认为是石头,而以欺君之罪先后把他的双足砍掉。后来,楚文王即位,才使玉人治之,得宝玉,名之曰“和氏之璧”。卞和得璞的荆山与作者所在的荆山同名,故有这样的联想。卞和因献玉而两次被刖足,这是无比悲惨的遭遇。可是李商隐却希望自己能像卞和那样把双足砍断,这样,就再也不必在官府奉迎趋拜了,其惨烈又还迥出乎卞和之上。
李商隐写作曾被人讥为“獭祭鱼”,因为他很喜欢用典。其实李商隐诗的许多典故都是用得很成功的,比如这首诗,在用典上就有两点很值得注意:一是自然巧妙。诗人是从眼前的荆山联想到卞和得玉石的荆山,又由这一荆山联想到卞和献玉的不幸遭遇,又由卞和之不幸联想到自己之不幸,所以就非用这一典不可。二是花样翻新。它不是一般的比附或替代式的用典,而是根据内容需要来用典,“典”只是辅,只是宾,是诗人此时那种强烈愤懑之情的映衬,一个“羡”字,真是惊心动魄,令人不忍卒读。
几年共学久相于,中道如遗忽弃予。
韫匵而藏机不密,窃钩虽小法当诛。
匹夫有罪因怀璧,象罔无心偶得珠。
戒饬家僮严护守,即今鼠子巧穿窬。
巨海澄澜波自平,停车冉冉看潮生。岂同八月吴江会,共骇潮头万鼓鸣。
独马迟迟春尚寒,晓冲疏雨出长安。白云又伴山中卧,芳草谁同湖上看。
不负才名须狗监,岂容生事老渔竿。壮游共拟磨崖赋,海岱秋高木叶丹。
萦迂鸟道少人通,只有豺狼夜过踪。
自衒崚嶒逾百丈,安知七十二高峰。
雨后残香何处来,飞花成阵飐苍苔。莺儿并坐枝头唤,底事东风竟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