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水绿山青人可知,不知生气得之谁。钓竿已属严公手,直到元英解道诗。
猜你喜欢
功成论道息干戈,武将森森学问多。
养得文风名节盛,自三代下莫能过。
初随林霭(ǎi)动,稍共夜凉分。
窗迥(jiǒng)侵灯冷,庭虚近水闻。
开始的时候,微雨像树林中浮动的雾气一样,时有时无,若隐若现;渐渐地,分掉了一点夜晚的凉意,让人感觉到了它的存在。
夜深了,它透窗入户,让灯火闪烁不定,离窗很远也能感觉到它的冰凉;仔细听还能感觉到从空旷的院子里传来的轻微淅沥声。
参考资料:
1、彭定求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377
林霭:林中的云气。霭,雾气。稍:渐渐。共:与,跟。
迥:远。一作“逼”。虚:这里是空旷的意思。
李商隐写了不少咏物诗,不仅体物工切,摹写入微,还能够通过多方面的刻画,传达出物象的内在神韵。这首《微雨》就是这样的一首作品。
此诗咏微雨。微雨是不易察觉的,很难把它真切地表现出来。诗中描写全向虚处落笔,借助于周围的有关事物和人的主观感受作多方面的陪衬、渲染,捕捉到了微雨的形象。
开头两句从傍晚时分写起,这时微雨刚下,视觉上像看到它随着树林中的雾气一起浮动,根本分不清是雾还是雨;逐渐地,微雨伴同夜幕降临,它分得了晚间的丝丝凉意。后面两句续写下去,写的是夜已深,而微雨下了很久仍没有停的情景。夜间微雨久久不停,气温随之下降,人在屋内,即使远离窗子,仍然感到有点冷,而那寒气仿佛还侵逼到那闪摇不定的灯火上。久雨后的空气也变得潮湿了,雨点也增加了些重量,在空空的庭院中,可以听到近处水面传来的微弱的淅沥声。四句诗写出了从黄昏到夜晚间微雨由初起到落久的过程,先是全然不易察觉,而后渐能察觉,写得十分细腻而熨贴,但又没有一个字直接刻画到微雨本身,仅是从林霭、夜凉、灯光、水声诸物象来反映微雨带给人的各种感觉,显示了作者写景状物出神入化的艺术功底。用字也极有分寸,“初随”“稍共”“侵”“冷”“虚”“近”,处处扣住微雨的特点,一丝不苟。
这首诗体物传神,刻画入微,虚处着笔,雨中有人。朦胧,迷离,似愁绪,可意会不可言传。全诗不着一个雨字,只是借助周遭相关的事物以及人的主观感受来表现微雨的形态,却是很成功的。
离别河边绾柳条,千山万水玉人遥。
月明记得相寻处,城锁东风十五桥。
衔命南来会郡堂,却思朝里接班行。才雄犹是山城守,
道薄初为水部郎。选胜相留开客馆,寻幽更引到僧房。
明朝从此辞君去,独出商关路渐长。
平生饶德操,饱读世上书。
坐断诸方舌,脊梁侬不如。
去耕邓州田,要作青鞋钱。
忽然骑圣僧,吾子真天然。
胸中姑一吐,戏说无义语。
端有本分椎,莫打老师鼓。
菊花残,梨叶堕。可惜良辰虚过。新酒熟,绮筵开。不辞红玉杯。
蜀弦高,羌管脆。慢飐舞娥香袂。君莫笑,醉乡人。熙熙长似春。
蓬莱花鸟。记并宿苔枝,双双娇小。海上仙姝,唤起绿衣歌笑。芳丛有时遣探听,东风数声啼晓。月下人归,凄凉梦醒,怅愁多欢少。念故巢犹在瘴云杪。甚闭入雕笼,庭院深悄。信断羁雌远镇怨索绕。翠襟近来渐短,看梅花又还开了。纵解收香寄与,柰罗浮春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