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谪官谁道不知春,出郭犹能一醺熏。
银笔争题追鲍谢,席门琢句拟机云。
东垣敢念百朋锡,南亩当从千耦耘。
剩乞新诗殊不恶,恐因叩角彻天闻。
猜你喜欢
江城飘泊久,幽径绿寒莎。叹息青春暮,悲伤白发多。
苍生端若此,狂寇竟如何。更起乘桴兴,沧洲万里波。
大儿行文学苏黄,暗潮无声走茫茫。
小儿分题拟甫白,手抉蟆颐取冰魄。
自成机杼谁如君,悲歌乃有可怜色。
晓来春归荠叶新,青女摧之良不仁。
那知妙龄气如许,一睨辟易惊千人。
我亦归为村衰翁,接花成条欹屋红。
跣行肯追蹀躞步,杯饮不羡琉璃锺。
相逢他事不发语,醉面彻日承溪风。
君不见丰碑模糊立岘首。又不见繐帷虚斟百眉侑。
何如吾侪见在身,有口犹堪著醇酎。
陶陶兀兀未全非,赫赫炎炎岂长有。
砚峰绝顶抚孤松,伊谁及此苍髯寿。
三尺婆娑树,千英一律妆。
眼孤犹眩彩,鼻熟不知香。
向月资清润,承风发素凉。
众芳如不忌,移植近潇湘。
师行初不犯秋毫,坐缚凶渠泚与滔。和气自应回岁旱,丰年当复验秋高。
横流是处通飞鹢,归佩何时脱孟劳。要广江南千里润,须令天下入甄陶。
可怜石头城。宁为袁粲死。不作褚渊生。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qián)坤,印透山河。玉露泠(líng)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ài)桂影婆娑。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yān)恹,不醉如何?
镜:比喻中秋之月。玉露泠泠:月光清凉、凄清的样子。冷冷,清凉之貌也。银汉:天河。恹恹:无精打采的样子。
这首散曲抒发的是中秋夜一醉方休的情致,因此作者着力描写的是月光的澄彻,通过对澄彻月光的反复渲染创造出一种异常宁静的境界氛围。“一轮……山河”起首一句,排空而入,造语奇崛。中秋之夜,月亮格外圆满明净,给人一种新奇之感。以“飞镜”作比,使人产生一种不知是从何处突然飞来挂到天上的联想。而“谁磨”一问,更造成一种月光明亮无比的情势。正因月光亮得出奇,才引起作者发此惊问。下面两句,转入对月光的具体描写,但作者没有进行正面描绘,而是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来表现月光的明亮。天地人间,山川原野,都被照耀得如同白昼,“彻”、“透”两字,形象地表现了月光照耀的程度。“玉露……无波”两句,又从另一侧面来写,只是它比前两句写得更加空灵。作者从玉露着眼,写玉露将秋空洗得“银汉无波”。那莹洁如玉的秋露,正是皓月映照下的特有产物。“比常夜……婆娑”,秋光如洗,月色较往常更为明净。纵使如此,也并没有妨碍月中桂树展现其优美洒落的身影。这是对前面的一个总结,同时又从明月本身来进行描写。前人曾有“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的诗句,这里却一反其意,用“桂影婆娑”的清晰影像来反衬月光的澄彻。通过多侧面多层次的反复渲染,烘托出一种明月如水,清幽静谧的氛围。面对此情此境,作者不禁情从中来,他引吭高歌,并向月中的嫦娥发问:在这美好宁静的月夜,怎能不举杯痛饮,一醉方休呢?
同样写月,不同的作者、不同的主题会有不同的观察角度和不同的写法。李白的《月下独酌》抒发的是世无知音的寂寞之感,他笔下的月既不解饮,又不懂情,无知而冷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抒发的是坎坷路途中的落寞情怀,他想象中的月宫是“高处不胜寒”,强调的是“月有阴晴圆缺”。张养浩的这首散曲抒发的则是中秋之夜一醉方休的情致,因此,作者着力描写的是月光的澄彻,通过对澄彻月光的反复渲染,创造出一种异常宁静的境界氛围。李白、苏轼等人的咏月名作都是将明月与人事紧紧交织在一起来写,忽景忽情,情景交融。这首散曲却与此不同。它把主要笔墨都用在了对明月的描写上,只是最后才在前面描写的基础上点出作者内心的感受。这种先景后情、情因景生的写法似乎已经成了常规,写不好,往往会落入俗套。其关键在于景要切,情要真,两者融合得自然。这首散曲成功的奥秘也就在这里。
红罗软。汗香浣。半松云髻瑶钗颤。愁相守。恨相守。
腰肢半怯,庞儿非旧。瘦。瘦。瘦。
苔纹卷。花茵展。支颐整日恹恹倦。难消受。须消受。
起更天气,酒醒时候。又。又。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