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宦涂跛鳖陵坡上,学舍寒蝉饮露清。蹩躠强颜才跬步,不应天骥与论程。
猜你喜欢
宦途跛鳖陵坡上,学舍寒蝉饮露清。
蹩躠强颜才跬步,不应天骥与论程。
潇(xiāo)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shēng)清怨却飞来。
大雁啊,潇湘下游,水碧沙明,风景秀丽,食物丰美,你为什么随便离开这么好的地方,回到北方来呢?大雁回答:潇湘一带风景秀丽,食物丰美,本来是可以常住下去的。
可是,湘灵在月夜鼓瑟,从那二十五弦上弹出的音调,实在太凄清、太哀怨了!我的感情,简直承受不住,只好飞回北方。
本站。
潇湘:二水名,在今湖南境内。等闲:轻易、随便。苔,鸟类的食物,雁尤喜食。
二十五弦:指瑟。《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胜:承受。
钱起是吴兴(今属浙江)人,入任后,一直在长安和京畿作官。他看到秋雁南飞,曾作《送征雁》诗:“秋空万里静,嘹唳独南征……怅望遥天外,乡情满目生。”这首《归雁》,同样写于北方,所咏却是从南方归来的春雁。
诗咏“归雁”,雁是候鸟,深秋飞到南方过冬,春暖又飞回北方。古人认为,秋雁南飞,不越过湖南衡山的回雁峰,它们飞到峰北就栖息在湘江下游,过了冬天再飞回北方。作者依照这样的认识,从归雁想到了它们归来前的栖息地──湘江,又从湘江想到了湘江女神善于鼓瑟的神话,再根据瑟曲有《归雁操》进而把鼓瑟同大雁的归来相联系,这样就形成了诗中的奇思妙想。
根据这样的艺术构思,作者一反历代诗人把春雁北归视为理所当然的惯例,而故意对大雁的归来表示不解,一下笔就连用两个句子劈空设问:“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询问归雁为什么舍得离开那环境优美、水草丰盛的湘江而回来。这突兀的询问,一下子就把读者的思路引上了诗人所安排的轨道──不理会大雁的习性,而另外探寻大雁归来的原因。
作者在第三、四句代雁作了回答:“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湘江女神在月夜下鼓瑟(二十五弦),那瑟声凄凉哀怨,大雁不忍再听下去,才飞回北方的。
诗人就是这样借助丰富的想象和优美的神话,为读者展现了湘神鼓瑟的凄清境界,着意塑造了多情善感而又通晓音乐的大雁形象。然而,诗人笔下的湘神鼓瑟为什么那样凄凉?大雁又是为什么那样“不胜清怨”呢?为了弄清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可以看看他考进士的成名之作《湘灵鼓瑟》。在那首诗中,作者用“苍梧来怨慕”的诗句指出,湘水江神鼓瑟之所以哀怨,是由于她在乐声中寄托了对死于苍梧的丈夫──舜的思念。同时,诗中还有“楚客不堪听”的诗句,表现了贬迁于湘江的“楚客”对瑟声哀怨之情的不堪忍受。
拿《湘灵鼓瑟》同《归雁》相对照,使读者领会到:《归雁》中的“不胜清怨却飞来”一句,原来是从“楚客不堪听”敷演而来,作者是按照贬迁异地的“楚客”来塑造客居湘江的旅雁的形象的。故而,他使旅雁听到湘灵的充满思亲之悲的瑟声,便乡愁郁怀,羁思难耐,而毅然离开优美富足的湘江,向北方飞回。“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建安文学家王粲《登楼赋》中的这两句揭示羁客情怀的名言,正可借来说明《归雁》诗中旅雁听瑟飞回时的“心情”,而诗人正是借写充满客愁的旅雁,婉转地表露了宦游他乡的羁旅之思。这首诗构思新颖,想象丰富,笔法空灵,抒情婉转,意趣含蕴。它以独特的艺术特色,而成为引人注目的咏雁名篇之一。
支提压西城,境绝天香集。
招邀乘逸兴,步驶追随急。
到门病眼明,晓逐秋云入。
浮屠喜跻攀,万象在拱揖。
古洞积阴霭,暗澹龛像湿。
登兹翻百忧,履危非我飞。
南山西出秦,迤逦序等级。
北渭东赴海,汹涌动都邑。
林梢见新月,整归尚依郁。
兴来莫重辞,时节不可及。
蓂荚当阶历祚更,闲时心事自平衡。湖中风味鲥鱼长,海上桃花春水生。
向晚貂裘频赌酒,侵晨龙胙尚余羹。汉家尘土无须问,蜗角居然混战争。
听晓鸿。晓鸿度将旦。跨弱水之微澜。发成山之远岸。
怵春归之未几。惊此岁之云半。出海涨之苍茫。入云途之瀰漫。
无东西之可辨。孰遐迩之能算。微昔见于洲渚。赴秋期于江汉。
集劲风于弱躯。负重雪于轻翰。寒溪可以饮。荒皋可以窜。
溪水徒自清。微容岂足玩。秋蓬飞兮未极。塞草寒兮无色。
吴山高兮高度。越水深兮深不测。羡明月之驰光。顾征禽之驶翼。
翼伊余马之屡怀。知吾行之未极。夜绵绵而难晓。愁参差而盈臆。
望山川悉无似。惟星河犹可识。孤雁夜南飞。客泪夜沾衣。
春鸿旦暮返。客子方未归。岁去欢娱尽。年来容貌衰。
揽衽形虽是。抚臆事多违。青緺虽长复易解。白云诚远讵难依。
周王职贡朝万邦,右相丹青古无双。好本不应天下独,解如明月印千江。
芙蓉万仞削中天,抟捥乾坤面面悬。势压东溟日半夜,天连北极雪千年。
晴光西洱摇金镜,瑞色南云列绮筵。奇观尽收今古胜,帝庭呼吸独为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