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到来江上久,谁念旅游心。故国无秋信,邻家有夜砧。坐遥翻不睡,愁极却成吟。即恐髭连鬓,还为白所侵。
猜你喜欢
秋老气悲凉,幽怀淡水乡。芙蓉三万朵,一半落寒塘。
湿露沾花重,乾风扫叶忙。鸣蝉送斜影,独立转苍茫。
推篷閒独酌,天为扫烦襟。树色笼寒日,江流带夕阴。
断霞孤鹜远,高岫乱云深。千古知音少,何人共赏心。
陇雁送乡心,羁情属岁阴。惊秋黄叶遍,愁暮碧云深。
月色吴江上,风声楚木林。交亲几重别,归梦并愁侵。
雨暗苍江晚未晴,井梧(wú)翻叶动秋声。
楼头夜半风吹断,月在浮云浅处明。
写苍江阴雨绵绵,时至傍晚仍未见晴,井边的梧桐翻动着叶片,飒飒有声。
站在江楼上,风吹到半夜才停,乌云渐散,但末完全散去,透出朦胧月色。
参考资料:
1、张仲谋注评.历代名家绝句评点·宋:汕头大学出版社,2001.04:79
井梧:井边的梧桐。
风吹断:风停了。断,止。
这首七绝通过描写苍江从傍晚到夜半、天气由阴雨转晴的变化过程,烘托出江上秋夜由喧闹渐入静谧的气氛,构成了清冷寒寂的意境。全诗四句四景,分别选择最适宜的角度表现了阴雨、风起、风停及将晴时分的景色,虽一句一转,却合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首句写阴雨笼罩中的苍江到晚来还没见晴,“暗”字气象浑涵,下得精当,不但用浓墨绘出了天低云暗、秋水苍茫的江景,而且使浓重的雨意和渐渐来临的暗夜自然连成一气,一句写尽了白昼到傍晚的天色。这句是从大处落墨,第二句则是从细处着意。井边的梧桐翻动着叶子,飒飒有声,是风吹所致,此时倘若还是“梧桐更兼细雨”,便应是“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的另一番景象了。由梧叶翻卷的动静辨别风声,可见此时风还不大,始发于树间,因此这细微的声息暗示了风一起雨将停的变化,又是秋声始动的征兆。第三句写半夜里风声才停时的情景,“吹”与“断”说明风曾刮得很紧,从楼头判别风声,就不同于从桐叶上辨别风声了,必定要有相当的风力和呼呼的声响才能听出是“吹”还是“断”。所以这一句中的“断”字放在句断之处,与上一句井梧翻叶相应,虽只是写风的一起一止,却概括了风声由小到大,吹了半夜才停的全过程。这正是欧阳修所写“初淅沥而萧飒,忽奔腾而澎湃,如波涛夜惊”(《秋声赋》)的秋声。这两句全从江楼上的人的听觉落笔,真切地写出了秋声来时江上暗夜中凄清的气氛。这个“断”字还承上启下,带出了最后一句精彩的描写:风停之后,乌云渐渐散开,但尚未完全放晴,月亮已在云层的浅淡之处透出了光明。作者准确地抓住了浮云将散而未散的这一瞬间,表现出月亮将要钻出云层的动态,烘托出半夜风雨之后天色初晴时那种特有的清新和宁静的气氛。“明”字在首句“暗”字的映衬下,成为全诗最耀眼的亮色,在结尾处预示出一片雨过天晴的明朗境界。
这首诗纯以写景的真切细致取胜,但如果没有作者对秋意的敏锐感受,便不容易准确地捕捉住每个特定时刻的景物特征,如果没有精巧的构思和炼字,也不容易在一首短短的绝句中如此层次分明地展现出景色随天色阴晴而转换的过程,并形成浑成的意境。
荆高一去燕市虚,独留尔辈空踌躇。黄金匕首今安在,击筑悲歌忍自疏。
千古英雄堪俯仰,一朝聚散有樵渔。江山南北秋华阔,肠断孤鸿八月书。
茂陵归路绝,谁念此淹留。
极目月沈浦,苦吟霜满舟。
孤猿啼后夜,久客病高秋。
欲寄乡关恨,寒江无北流。
牧牛值风雨,牧具几脱手。不自风雨前,不自风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