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男必耕耘女必蚕,古人尚尔我何贪。
浴沂时候成春服,歌咏来归道味甘。
猜你喜欢
鸡鸣喔喔女儿起,起视蚕桑镫影里。一重绿叶万蚕眠,蜿蜒而吐丝缠绵。
今春喜说蚕成熟,不向三姑夜深卜。结成芳茧忘辛劳,银铛煮出手自缫。
月中皎若冰丝白,千丝万丝机中织。织成鸳鸯锦,匹匹加颜色。
为君裁作襦,君无寒冷妾心娱。为君裁作被,覆君温暖妾心慰。
妾思君,君不知,请君但看襦上丝。妾望君,君未晓,请君但看襦上鸟。
他生不愿作神仙,愿化鹣鹣西海老。
桑叶青,蚕始生。桑叶莫莫,蚕白满箔。今年女儿道蚕早,昼夜照蚕恐蚕老。
浮萍生叶麦落花,风檐缲丝斗鸣车。君不见簇上蚕乾死,老蚕成蛾又生子。
养蚕如养儿,饥饱谨护视。蚕饥蚕娘愁,蚕饱蚕娘喜。
朝采桑,暮采桑,日晡未食鸣饥肠。侬食不饱犹自可,蚕若饥时愁煞我。
典却青布裙,买取绿桑叶。絮祷马头娘,愿蚕食努力。
蚕腹日饱蚕身肥,吐丝盈箔光辉辉。用织机中锦,为谁身上衣。
卖新丝,粜新谷,全家饱暖出蚕腹,那惜经旬废膏沐。
养蚕养蚕辛苦多,今年蚕事定如何?几多大道青楼女,裁剪歌衫要绮罗。
东家西家罢来往,晴日深窗风雨响。
三眠蚕起食叶多,陌头桑树空枝柯。
新妇守箔女执筐,头发不梳一月忙。
三姑祭后今年好,满簇如云茧成早。
檐前蝶车急作丝,又是夏税相催时。
又名: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迢递三巴路,羁(jī)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tóng)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跋涉在道路崎岖又遥远的三巴路上,客居在万里之外的危险地方。
四面群山下,残雪映寒夜,对烛夜坐,我这他乡之客。
因离亲人越来越远,反而与书童和仆人渐渐亲近。
真难以忍受在漂泊中度过除夕夜,到明天岁月更新就是新的一年。
本站。
迢递:遥远貌。三巴:指巴郡、巴东、巴西,在今四川东部。羁危:在艰险中羁旅漂泊。
“烛”:一作“独”。人:一作“春”。
转于:反与。僮仆:随行小奴。
飘:一作“漂”。明日:指新年。岁华:岁月,年华。
这首诗是诗人客居他地、除夕怀乡之作。诗人身在异乡,深感羁旅艰危。三、四两句写凄清的除夕夜景,渲染诗人落寞情怀。五、六两句写远离亲人,连僮仆也感到亲切,更表达出思乡之切。最后两句寄希望于新年,飘泊之感更烈,自然真切。全诗用语朴实,抒情细腻。离愁乡思,发泄无余。其中“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一句,从王维《宿郑州》“他乡绝俦侣,孤案亲僮仆”化出。本诗作为“万里身”、“异乡人”的深绘,更加悲恻感人。
崔《除夜有感》:“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春。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读之如凉雨凄风飒然而至,此所谓真诗,正不得以晚唐概薄之。按崔此诗尚胜戴叔伦作。戴之“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已自惨然,此尤觉刻肌砭骨。崔长短律皆以一气斡旋,有若口谈,真得张水部之深者。如“并闻寒雨多因夜,不得乡书又到秋”、“正逢摇落仍须别,不待登临已合悲”,皆本色语佳者。至《春夕》一篇,又不待言。
饮罢屠苏酒,真为八十翁。
本忧绿直死,却喜坐诗穷。
米贱知无盗,云霒又主丰。
一箪那复虑,嬉笑伴儿童。
九日江门芦荻秋,登高何似汎兰舟。城临曲水天河转,地接仙台苑树浮。
佳节壶觞随酩酊,上公轩盖倍风流。迂疏独笑陶彭泽,漫插茱萸亦满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