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乱馀乏佳实,贱者犹贵之。招呼梨栗辈,已作席珍推。
岂无仙人枣,无胫至山蹊。桓桓李将军,色映海峤奇。
归马驼椰子,濩落魏瓠垂。徇华壳初剖,濯濯脍玉肥。
来饷山中人,意重千金遗。香酽□石髓,味腴轻肉芝。
尊前有南海,顿压众果卑。向当逋子龄,待亲曲江湄。
啖此不知厌,亦与槟榔宜。既别十五年,犹有梦往时。
故人忽相见,唤起三生悲。遇难心易快,感至情还移。
百年能有此,再见安可期。子西忧蜜果,东坡叹荔支。
虽云供贡劳,吾念君臣仪。安得白玉盘,登之白玉墀。
万古还纲常,不令世愈衰。苍茫叫虞舜,魂绕天南维。
梅花满庭净,香烟一帘迟。椰杯更自酌,聊欲捐余思。
猜你喜欢
别来音信千里,恨此情难寄。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mèi)。
楼高目断,天遥云黯(àn),只堪憔(qiáo)悴(cuì)。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
碧纱窗里看惯了春花秋月,听厌了梧桐夜雨点点滴滴敲打着相思之人的心,多少回彻夜无眠。
她日登上高楼眺望,天地寥阔,阴云密布,全无离人的半点踪影,让人更加忧伤憔悴。可叹啊!那厅堂里燃着的红烛,空自心长焰短,替人流着一滴滴相思的苦泪。
参考资料:
1、罗漫主编.《宋词新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39页
2、夏于全主编.《唐诗宋词第十三卷宋词》: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6年:第102页
碧纱:即碧纱厨。绿纱编制的蚊帐。无寐:失眠。目断:望尽,望而不见。憔悴:瘦弱萎靡的样子。
念兰堂红烛:想到芳香高雅居室里的红烛。心长焰短:烛芯虽长,烛焰却短。隐喻心有余而力不足。向人垂泪:对人垂泪(蜡泪)。
此词写难以排遣、无所寄托的思念之情。情无所寄,相会无期,夜长无寐,只好移情于烛:明明是人心里难过,却说蜡烛向人垂泪;明明是人心余力拙,却说蜡烛心长焰短。这里,人即烛,烛即人。
“别来音信千里,恨此情难寄”开篇点题,说自与情人离别以来,音信远隔千里,惆怅的是,这一片深情无从寄去。以情语开篇后,作者接着以景写情,“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写的是:碧纱窗下,对着皎洁的秋月,卧听淅淅沥沥的夜雨滴梧桐叶上。
“几回无寐”上承景语,点破相思,说的是:有多少回啊彻夜无眠!“碧纱”二句,代表不同时间、地点、景物,目的是突出“几回无寐”四字。对月听雨,本是古诗词中常用的写表情的动作,用于此处,思与境谐,表明主人公难以排遣的怀人之情。类似的意境有温庭筠的《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上片泛写别后相思,下片实写此时此地的感受。
“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几句写的是:登上高楼极望,只见天空辽阔,层云黯淡,更令人痛苦憔悴。其中,“楼高目断”,另笔提起,与上片“几回无寐”似接非接,颇有波澜起伏之势。“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一结三句,是全词最精美之笔。以红烛拟人,古人多有,如杜牧《赠别》诗:“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同样是使用“移情”手法,以蜡烛向人垂泪表示自己心里难过,但杜牧诗的着眼点“替人垂泪”而且“有心”,大晏词则以“心长焰短”一语见长。那细长的烛心也即词人之心,心长,也就是情长意长,思念悠长恨悠长;焰短,蜡烛火焰短小,暗示着主人公力不从心,希望渺茫。这三句景真情足,读来只觉悱恻缠绵,令人低徊。
这首词妙于淡雅闲适之外,透出一股深厚苍凉,反映了作者性情沉郁的一面。
水到桐江镜样清。有人还似水清明。尊前无语更盈盈。翠袖舞衫何日了,白头归去几时成。老来犹有惜花情。
婆娑淹圣世,偃蹇寄微官。立马滹沱夕,鸣琴大陆寒。
汝才宁尉足,古道向人难。枳棘中原在,风尘稍自安。
绪思轸国步,羽翼在哲臣。景命返中昃,邹谷煦阳春。
狼烽六七载,榆塞黯埃氛。刍糇括蔀屋,输挽备酸辛。
量入日不给,归虚苦无垠。边储幸仰息,筹度转洪钧。
夙夜明主忧,求以纾吾民。缅怀绕朝策,沦落难重陈。
企兹光鼎彝,慰我蓬蒿人。
齐民本自乐衡门,水旱那知不自存。
圣主忧勤常旰食,烦公一一报曾孙。
来日泥香催燕子,归时桑老趁蚕收。
豫章此夕诞贤良,非雾非烟绕画堂。
正是庭兰争秀发,更当陇麦弄轻黄。
一杯为寿沧溟窄,万口同词日月长。
朝晚安知归禁近,千年常得侍清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