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神州钟鼓浃年丰,灯焰红绵照景龙。
况有玉楚荣广内,不劳金甲老边封。
同云出洞如人意,孤宦临岐歛病容。
何事儒先诗思苦,欲抛万卷作三农。
猜你喜欢
忆在西州遇雪时,绣筵处处百花围。
乌丝阑展新诗就,油壁车迎小猎归。
感事镜鸾悲独舞,寄书筝雁恨慵飞。
愁多自是难成醉,不为天寒酒力微。
向来愁见客,今去莫吟诗。自是才情减,何劳朋旧为。
一身元属我,百事总因谁。溪路多虾菜,呼童问早炊。
锦衣红夺彩霞(xiá)明,侵晓春游向野庭。
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cōng)蹋烂麦青春。
富贵人家的公子们穿着锦缎做的比彩霞还要鲜艳的衣服,一大清早就骑着马去野外游春。
他们尽兴玩耍,根本不管农民辛辛苦苦种出的庄稼,纵马奔驰,踏烂了无数的麦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富家子弟任意糟蹋庄稼的恶劣行径的气愤。
本站。
夺:赛过。侵晓:天刚亮。野庭:田野。
骄骢:健壮的毛色青白相间的马。
《公子行》,是唐代专写纨绔子弟浮华生活的诗题。这首是揭露贵家公子在春游中,纵马踏坏麦苗的恶劣行为。首二句描写贵公子穿上比彩霞还鲜亮的锦衣,一大早就兴致勃勃地骑马去野外春游。字里行间明显地透露出其人的豪华与权势。诗人运用对比反衬的艺术手法,以彩霞失色来反衬“锦衣”的华丽,可见其家世之贵显,生活之豪奢了。“锦衣红夺”,一个“夺”字,表现出锦衣色彩的鲜艳。
后两句即紧切公子的身份来揭露其骄纵行为。“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踏烂麦青青。”“骄骢”,是骄纵不驯的马。“骄”,指马骄,亦指人骄。一个“不识”,一个“骄骢”,活画出了愚蠢而又骄横的权豪子弟的丑恶形象。
唐末颜仁郁的《农家》诗写道:“夜半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不识农家苦”的正是那些游手好闲的贵族子弟。他们过的是锦衣玉食的寄生生活,哪里懂得农民的辛苦和稼穑的艰难,所以他们只顾在田野上纵马狂奔,兜风赏景,全然不顾地里的庄稼,把踩烂麦苗视作儿戏。“不识农夫辛苦力”,这句诗看似平平,其实,这正是剥削阶级轻视劳动人民的表现。诗句非常切合贵族子弟的身份特点,也很能发人深思。
唐末五代时期,统治者极其荒淫腐朽,娇惯子女的现象极为严重。据说诗僧贯休曾当着蜀主王建及其大臣的面,讽刺王孙公子“稼穑艰难总不知,五帝三皇是何物!”(《少年行》)孟宾于的这首《公子行》,则是从另一个侧面鞭挞了他们为害农民的行为。
在艺术方面,这首诗也有一些值得称道的地方。踩坏麦苗,看来是寻常的事情。但这里所反映的并不是一般无意中踩着庄稼,而是贵族子弟随意践踏民田的行为。诗人将“踏烂麦青青”放在权豪子弟放荡游乐的背景上来表现,其害民的性质就愈加昭彰,揭露也更显得鞭辟入里。
这诗前面以火红的彩霞、明媚的春光描绘了一幅春景图画;后面勾画的则是一片马蹄踏过麦田、青青的麦苗被踩烂的残破景象。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彩霞春光的映衬下,后面的残破景象更显得伤心惨目。这种鲜明对比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无形中会激起读者对贵族少爷的憎恶和愤慨。
采莲多芳草,种豆杂艾蒿。马齿似蕙根,鱼肠溷铅刀。
举世方好竽,锦瑟将谁操。已矣屠龙技,终身徒自劳。
山花零落红与绯,汀烟濛茸江水肥。人担犁锄细雨歇,
路入桑柘斜阳微。深喜东州云寇去,不知西狩几时归。
清平时节何时是,转觉人心与道违。
一笑廓天笼,邈矣何空旷。千山如藻萍,点点白波上。
世界无安置,虚空有等量。茫茫戋虱人,妍丑分何状。
丘翟语曰知,舜会禅为让。裈中闲是非,瓮里狂波浪。
十年学贡高,一朝色沮丧。
苍崖乳溜渍苔乾,阴壑埋光生夏寒。殷孽可怜添石㾦,飞鼯亡赖扑镫阑。
何如藻井铺霞绮,自敞珠宫迓日丹。读易幽篁双径锁,当时悔不访仙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