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日边新拥两朱轓,亦以斜飞试羽翰。巴郡词人才藻壮,汉家循吏教条宽。
明光奏事衣香在,丽正修书砚滴残。岁晚政成丹诏下,归来天上作仙官。
猜你喜欢
杜鹃日日劝人归,一片归心谁得知。
望帝有神如可问,谓予何日是归期。
杜鹃鸣声凄厉,每天都在劝我归去。我的一片思乡之情这样深、这样痛。
如果有谁知道望帝有灵,那么可以问问他,希望他告诉我究竟何日是归期。
参考资料:
1、李元强,卢晋.宋诗鉴赏辞典.上海市: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441-443
2、王长江,李浴华.学生宋诗二百首.太原市: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237-238
杜宇:传说中的古蜀国国王。杜鹃:鸟名,又叫杜宇、子规、布谷鸟。相传是古时蜀王望帝(名杜宇)的魂魄所化。其啼声有两个特点:一是连鸣不断,似泣似诉凄厉悲凉,民间有“杜鹃啼呜,泣血方止”的传说;二是叫声恰似在说“不如归去”,因而人们又称之为“催归鸟”。
望帝:即远古蜀王杜宇。神:神灵。谓:告诉。予:我。
谢枋得此诗,抓住了杜鹃鸟啼声的这些特点来抒写自己的感情。其最成功之处在于用望帝的传说来抒发自己彻骨的思归之情,并把这种情绪描绘得缠绵往复,回肠荡气。
作者在二十八字的短短篇幅里,高度地集中题材。全诗紧紧围着一个人(作者自己)、一种物(杜鹃)、一件事(归)展开。仅从字面上来看,四句中有两句出现了作者自己,两句出现了杜鹃鸟,三句出现了“归”字。进一步研读,还发现其实四句都没有离开这人、物、事三者。这种反复吟唱的写法,类似民歌中的复沓,仿佛仍有“杜鹃催人归,我归,我归,我归……”的旋律不断萦绕耳际,律感强烈,引起共鸣。
全诗的结构也十分巧妙。诗的开篇先用杜鹃催归起兴,并连用“日日”二字,足见此鸟之殷勤多情,好像在说物有情而人无意。但接下来次句却说,我的归心如此急切,可惜无人知道,当然,杜鹃也是不理解我的。这样一来便使起兴鹃鸣反倒成了铺垫,从而把作者思归的情绪推向了高潮。三、四句在前两句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使人与杜鹃之间形成直接联系,用人向物发问的方式表达作者对归期的盼望和对可能出现的永无归期的忧虑。
通观全诗,这种由物(劝归)到人(思归),再由人(问归)到物(预示归期),最后仍然归结到人(归期何时)的结构方式,在人、物、事三者之间构成循环不断的关系,极符合作者所要表达的缠绵不绝、难解难断的思想感情。
经年送客,盼停云、树树碧阴圆。问讯兰陵诗意,题遍酒家天。
好句过江飞去,算风流、当日杜樊川。听数声津鼓,一声羌笛,华发感萧然。
不省归程滞我,软红飞、三尺旧尘缘。惆怅玉鸦叉畔,薜荔月空悬。
犹记那回离绪,曳孤吟、嘶断别枝蝉。指片帆南下,访君秋水鹤看船。
昔也闻名诵子虚,今来白颔隔城居。新诗解道论头句,旧客仍移把臂书。
北郭高风真隐豹,南州循政喻烹鱼。归时见说临川路,父老争留太守车。
谢公何岁掩松楸,双鹤依然傍玉楼。朱顶巑岏荒草上,
雪毛零落小池头。蓬瀛路断君何在,云水情深我尚留。
他日若来华表上,更添多少令威愁。
阀阅簪缨远,才华自夙成。彤幡遗旧德,黄榜占魁名。
卓荦金闺彦,瑰奇玉署英。谋猷膺主眷,风采照人清。
得句珠玑粲,摛文锦绣明。词源惊倒峡,步武羡登瀛。
共诧分莲贵,争传视草荣。铺张昭圣治,黼黻际隆平。
厩马追星骏,宫衣叠雪轻。大官供膳美,内帑锡金盈。
紫诰扬先泽,青绫直夜更。光华承宠渥,献替尽忠诚。
清问临双阙,高名重两京。宸衷方倚注,薤露忽歌声。
痛哭怜交契,追怀怆圣情。褒封增恤典,勋爵耀铭旌。
旅榇孤舟路,乡山万里程。沧洲秋草碧,宰树暮云横。
逝水空长叹,流年谩自惊。惟馀同列者,回首泪沾缨。
小园一夜放春花,姣态妍姿斗彩霞。正值晓妆帘幕卷,万重红雪拥窗纱。
试扶鸠策上烟霞,尚想当年天雨花。潮熟野航归别浦,雪乾宿鹭点晴沙。
高连西竺三千界,俯眺南阳十万家。更欲云开穷远目,郁葱起处认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