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积风见日色,久客见容颜。翳翳昏黄交,桑柘自生烟。
惝恍一飞凫,乃是天际帆。倏焉过舷际,欲挽不得言。
去者日以去,还者何时还。
猜你喜欢
父耕(gēng)原上田,子劚(zhú)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父亲在山上耕田,儿子在山下开荒。
六月的季节,田中稻谷还没有抽穗,而官家收税仓库早已修好等待征敛。
参考资料:
1、任三杰.聂夷中诗注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21
2、任三杰.聂夷中诗注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22
斸:一作“锄”,大锄,名词用作动词,挖掘。
禾:禾苗,特指稻苗。秀:谷物吐穗扬花。官家:旧时对官吏、尊贵者及有权势者的尊称,又指对皇帝的称呼。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并不仅仅是写一家父子的事件,而是高度概括了千千万万个农民的家庭,所谓“夜半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正是农家普遍的情事;而“原上田”、“山下荒”也并不特指某山某原,而泛指已耕的熟田和待垦的荒地,从耕田写到开荒,简洁有力地刻划出农家一年到头的辛苦,几乎没有空闲可言。十个字具有高度的涵盖力,增加了诗意的典型性,几乎成为封建社会农村生活的一个缩影。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一句在揭露讽刺的时候,不发议论而重在摆事实,发人深省。“六月禾未秀”不单指庄稼未成熟。按正常的情况,四五月麦苗就该扬花(“秀”),“六月”应已收割而“禾未秀”,当是遇到了旱情,暗示着歉收。而按唐时两税法,六月正是应该交纳夏税的时节,所以“官家已修仓”本身就暗示着对农民劳动成果的窥伺和即将予以剥夺,而这种窥伺出现在“六月禾未秀”之际,更觉意味深长。“禾未秀”而仓“已修”,一“未”一“已”,二字呼应。
题前摄景,洗炼概括,融情入事,其中任何一种手法都可以收到言简意长的效果。而此诗恰当地同时运用这三种手法,艺术效果也就更加显著。
重怜幽寂再开筵,信步乘风到斗边。竟日同为园际客,百年君是酒中仙。
看山日落中原尽,倚韵诗惭大历前。自笑支离归去晚,不妨尽日坐云烟。
秋风入野凉,吹散菊花芳。万里无人处,千枝祇自香。
风流忆彭泽,时节念重阳。物意虽寥寂,能忘酒一觞。
杖锡池边六月寒,一泓泉鉴漱琅玕。直疑夜半天风起,吹落仙人沆瀣盘。
周当战国时,何为守静正。
干戈既日寻,仁义固不竞。
天下皆跖徒,宁知圣为圣。
是将万物齐,不顾千金聘。
所以忘形骸,所以保性命。
安能小仲尼,岂不识世病。
我从魏公来,访古停乌榜。
聊识贤者心,吁嗟一长咏。
画舫(fǎng)离筵(yán)乐未停,潇潇暮雨阖(hé)闾(lǘ)城。那堪还向曲中听。
只恨当时形影密,不关今日别离轻。梦回酒醒忆平生。
黄昏时节的风雨笼罩着全城,船舶上钱行的宴席还没有结束。风雨声中的阖闾城,这些乐曲让人不忍倾听。
只怪当时和朋友们走动得过于密切,才导致今日的离别如此痛苦。当宴会结束,我酒醉微醒时,回想平生所历之事,不由得心生感慨啊!
1、叶嘉莹,安易编著.王国维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6.1:第157-159页
2、王国维著;山有扶疏编.一生最爱人间词为伊消得人憔悴附人间词话: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08:第24页
浣溪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此调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偓,通常以其词《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为正体。正体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画舫:装饰华美的游船。离筵:饯别的宴席。潇潇:形容雨声。阖闾城:苏州的别称。亦作“阖庐城”。
形影密:谓关系亲密,总不分离。形影,人的形体与影子。日:《王国维遗书》作“朝”,《甲稿》及《王忠悫公遗书》皆作“日”。别离轻:谓轻易别离。
词上片是写离开苏州时饯别酒宴上的情景。“潇潇”两句:典出白居易《寄殷协律》诗:“吴娘暮雨潇潇曲,自别江南更不闻。”白居易自注:“江南吴二娘曲云:‘暮雨潇潇郎不归。’”白居易是感叹自从离开江南后,再也听不到吴娘婉转缠绵的歌声了。这首词变用其意。作者跳跃过“酒趁哀弦,灯照离席”的等待,跳跃过“执手相看泪眼”的留恋,把满腔悲苦都倾泻在对造成离别痛苦之原因的追究和检讨上。
词下片联语写罗、王交往关系,是这首小词的高潮,也是词中离别之悲的极致。昔人离别怨天怨命,怨雨怨风,而作者在这里却别出心裁,把离别的痛苦归罪于当初不该与对方建立了如此亲密的友谊。“既有今日,何必当初”两句乃是一种“反语”和“愤语”,是今日不得不轻易离别的悲痛竟导致了对当日相知相识之乐的否定。“忆平生”,其中自有深意,忆自己八年间,由于罗氏的赏识、扶持,才能在治学的道路上猛进。对罗氏的感激之情,只是含意未伸罢了。末句深化主题,由眼前别离之痛苦,升华至整个人生命运的慨叹。
这首小词完全是写离别之意,从一个离别的事件引向了《人间词》所追求的那种反映人生和反映哲理的层次。词中写梦醒之后的感觉,这往往有一种对人生的反省和了悟。
池塘芳草足欢娱,次对南山日已晡。懒散不知春意闹,灌园犹倩一长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