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白日丽青天,朝出扶桑莫虞渊。堂上有亲雪满巅,坐看白日心茫然。
长绳不可繫,急景如流川。羲和羲和停尔鞭,高堂一日如千年。
猜你喜欢
亲年仅满百,子有千万期。苍苍东隅日,忽忽薄崦嵫。
所以孝子心,眷焉惜馀晖。长绳愿终系,长戈愿常挥。
庶俾桑榆景,永照斑斓衣。
巘山之阳亲所居,游子爱日将何如。寸心耿耿过葵藿,暮景皎皎垂桑榆。
阶前綵服弄鹦鹉,堂上金盘行鲤鱼。丈夫忠孝须努力,期君日夕思居诸。
旭日晓苍凉,流晖照高堂。堂中何所有,鹤发明秋霜。
斑斓綵衣子,眷恋延飞光。养志奉甘脆,介寿陈华觞。
晓景薄桑榆,喜惧心皇皇。愿日不出没,长在天中心。
君家绝尘俗,爱客开华筵。飞觞对明月,痛饮凉风前。
疏篁滴清露,夜色寒娟娟。此时固不乐,别后应徒然。
酒酣忽浩荡,长啸凌青烟。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失志不遇的悲哀,莫过于年华蹉跎而志业无成,乃至无望。如果认定无望,反而转向超脱,看破红尘。在封建士人中,多数是明知无望,却仍抱希望,依旧奔波仕途,甘受沦落苦楚。李益这诗即作是想,怀此情。
第二天立秋,第一天照镜子,不言而喻,有悲秋的意味。诗人看见自己两鬓花白如雪,苍老了。但他不惊不悲,而是平静淡漠,甚至有点调侃自嘲。镜中的面容,毕竟只表现过去的经历,是已知的体验。他觉得自己活着,这就够了,身外一切往事都可以一笔勾销,无须多想,不必烦恼,就让它留在镜子里。但是,镜外的诗人要面对第二天,走向前途,不知该怎么办。他觉得后一天恰同前一日。过去无成而无得,将来正可无求而无失。何况时光无情,次日立秋,秋风一起,万物凋零,自己的命运也如此,不容超脱,无从选择,只有在此华发之年,怀着一颗被失望凉却的心,去面对肃杀的秋风,接受凋零的前途。这自觉的无望,使他从悲哀而淡漠,变得异常冷静而清醒,虽未绝望,却趋无谓,置一生辛酸于身外,有无限苦涩在言表。这就是此诗中诗人的情怀。
诗题“立秋前一日”点明写作日期,而主要用以表示此诗的比兴寓意在悲秋。“览镜”,取喻镜鉴,顾往瞻来。前二句概括失志的过去,是顾往;后二句抒写无望的未来,是瞻来。首句,实则已把身世感慨说尽,然后以“在镜中”、“两鬓雪”、“对秋风”这些具体形象以实喻虚,来表达那一言难尽的的遭遇和前途。这些比喻,既明白,又含蓄不尽,使全篇既有实感,又富意趣,浑然一体,一气呵成。
与么则易,不与么则难。不与么则易,与么则难。金乌飞上玉栏干,眨上眉毛子细看。
扶上肩舆早出城,清香扑鼻稻花生。凡心入院自然净,病足登楼却也轻。
乘我兴高临雁字,倩谁神妙画松声。山僧寂静蒲团坐,一曲瑶琴待月明。